健康養身★婦人洗腎廔管阻塞 氣球擴張術打通「生命線」

婦人洗腎廔管阻塞 氣球擴張術打通「生命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住外島,56歲林阿姨患有糖尿病,8年前開始洗腎,但手臂廔管經常難以止血,造成洗腎困難,更曾因連假期間血管不通,找不到醫師立即通廔管,瀕臨急性腎衰竭,所幸經心臟外科醫師以「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總算改善洗腎品質,阿姨直說:「要更珍惜這條生命線。」

血管細透析壓力大 易使廔管阻塞

林阿姨自述本身有家族糖尿病史,洗腎已8年,但本身血管較細,廔管容易梗塞,導致每次血液透析結束時,容易血管壓力過大,經常無法止血,增加下一次洗腎的困難,由於外島醫院每個月只有一至兩次醫師駐診,無法掌握林阿姨病情,當她自覺廔管出狀況時,經常求助無門。

不過林阿姨總認為廔管狀況「還可以撐一下」,每每都等到狀況惡化,才緊急搭機到中部醫院治療,沒想到去年年初廔管又出現滲血情形,她來台後卻不巧碰上連續假期,無法直接用廔管洗腎,只得住院挨針放置臨時血液透析管路,卻也因此讓手臂出現更多扎針傷口,有了這次經驗,嚇得她不敢再輕忽廔管功能不佳的問題。

血液透析生命線 廔管不順引血栓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台灣血管通路健康協會理事劉殷佐表示,血液透析使用的動靜脈廔管對腎友們相當重要,若沒有順暢的透析通路,便無法順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療,會造成毒素長期累積在體內,出現急性腎衰竭狀況,可能影響生命安全,所以也被稱為腎友「生命線」。

劉殷佐介紹,患者首次進行血液透析前,會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在手臂建立血管通路,利用患者的非慣用手將動脈與靜脈縫合,使靜脈血管管壁變厚、管腔變大,製造一條持久的透析血管通路,以承受來自動脈血液的壓力衝擊。通常自體廔管若保養得當,通常可使用10年以上,但若沒有妥善照護,有時會發生血管狹窄的情形,嚴重者恐引起血栓,出現生命危險。

洗腎後應壓迫止血 避免提重物

劉殷佐提醒,每次血液透析結束後,應適當壓迫止血,隔天可用毛巾熱敷患部,每日固定進行手部運動、並感覺廔管的血流震顫,確保血液循環順暢;當廔管發生紅、腫、熱、痛、出血、流膿等情形,應立即赴醫治療,為避免廔管出血,平時應避免提重物、不彎曲手肘當枕頭等,並與血管外科醫師密切配合追蹤血管狀況,才能維持透析血管的品質。

【延伸閱讀】層層切下伊比利火腿 雷射體雕削出亮線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9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經濟學人智庫16日公布罕見疾病白皮書,針對亞太區五國經濟體的罕見疾病照護進行研究,揭示改善罕病治療三方向。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曾敏傑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國家政策的推動,提升罕見疾病整體照護和生活品質。亞太跨國比較研究 台灣醫療人員罕病定義認知高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第一個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太太有可能對先生的精蟲產生免疫反應而引發抗體,甚至先生自己也會對自己的精蟲產生抗體,更糟糕的是,當夫妻同時都對精蟲產生抗體,那懷孕一事更是難上加難了!不孕9年的患者鄭小姐與先生兩人同時都有抗精蟲抗體,即一般俗稱「精卵互斥」,雖做過試管但未成功,後求助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運動風氣盛行,路跑風潮正夯,就算沒參加過路跑活動,也對這個詞彙耳熟能詳,但,你聽過「路溜」嗎?「路溜」就是─穿著直排輪,在馬路上溜。《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近期接觸一位夢想家—,他是直排輪教練小龍,他用自己的方式與台灣這塊土地交流,引領許多孩子走向戶外,體驗台灣美麗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對於長時間坐著工作、少喝水的女性上班族來說,隨身包包裡常備著浣腸劑,因為便秘纏身,必須透過外物刺激才能擁有「暢快」人生,不過醫師提醒,長期使用浣腸劑恐會成癮,且越用效果可能越差。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孫文俊指出,臨床便秘定義以時間為指標,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