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女頻尿原因何其多 中醫改善頻尿有良方

婦女頻尿原因何其多 中醫改善頻尿有良方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3歲女性任職於高壓力的科技業,因為長期熬夜加班,當工作壓力大或是緊張時急迫欲小便、白天就算沒有喝水一小時也可以上一次廁所,特別在生理期時頻尿的狀況更加明顯、晚上夜尿的頻率在生理期時也會比較高,患者以為只是壓力過大多休息就會自我改善,沒想到頻尿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就算是請長假頻尿的狀況依舊沒有緩解,隨即前往仁愛院區中醫科求診,中醫師懷疑這其實並非常見的膀胱過動症,而是與婦科疾病有關,隨即建議至婦產科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果真發現很多2到3公分不等的子宮肌瘤,西醫建議開刀處理,患者因為懼怕開刀隨即前往中醫診所看診,經中醫約兩個月的針灸與中藥治療,患者的頻尿、夜尿的情形也獲得良好改善。

康涵菁中醫師表示,頻尿的女性朋友在生活上常常感覺不方便,嚴重時甚至無法出遠門而產生心理的壓力,讓頻尿的狀況惡性循環,頻尿的原因非常多,除了常見的神經性膀胱過動症之外,子宮肌瘤壓迫膀胱也是在臨床上非常常見的,其他可能的原因還包括泌尿道感染,糖尿病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等,情緒壓力引起膀胱過動症導致的頻尿在現代社會更是越來越常見。根據資料顯示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8%左右,且隨著年齡增長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也就是說平均約5-6人就有1人為此疾病所困擾著,特別是患有肌瘤的婦女也常常會合併膀胱過動症。

康涵菁醫師說明,該如何區分到底是肌瘤壓迫導致的頻尿還是膀胱過動症呢?通常膀胱過動症的患者與情緒會有很大的關係,心理上影響的層面非常大,聽到水聲或看到廁所就有尿意感常會尿急想上廁所,每日小便次數會因為壓力以及緊張的情緒逐漸增加,導致每天的狀況會時好時壞,患者因為極度頻尿包括影響日常生活、外出活動,容易導致焦慮、憂鬱進而導致膀胱過動症的惡性循環,中醫認為肝膽臟腑與情緒有很大的關係,肝膽氣機疏泄失常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情緒緊張會引起神經調控失常,就會產生頻尿、尿急的症狀,所以在治療上要採取疏肝理氣以穩定膀胱的自律神經。

子宮肌瘤壓迫膀胱導致的頻尿通常在月經來臨前會比較嚴重,因為子宮在月經來時會充血,充血的子宮會更壓迫膀胱導致頻尿的情形更加嚴重,當然兩種病症在婦女身上也可能同時出現,因為知道自己罹患子宮肌瘤後女性朋友心理容易產生壓力,這也會導致膀胱過動症,肌瘤在子宮的大小與位置也決定患者頻尿的嚴重程度,在月經來時先調理月經,平時就以改變子宮環境以達到縮小肌瘤的目的。

康涵菁醫師說,膀胱過動症的主因為自主神經的傳導出現異常,膀胱的逼尿肌由副交感神經所調控,當膀胱內充滿尿液體時,副交感神經一受興奮,造成膀胱逼尿肌產生收縮,配合膀胱口的括約肌放鬆而排尿,若逼尿肌出現不自主收縮的過動,膀胱內壓過高而排出尿液,就會產生所謂的極度頻尿或是漏尿的狀況,中醫在治療肌瘤引起的頻尿以及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式常常以針灸為主,針灸可以改善人體的氣機循環以及調整身體的水分代謝,也可以舒緩膀胱過動的神經,這包含放鬆子宮壓迫膀胱的狀態,中醫治療講求的是整體治療,再藉由中藥辯證論治的調理下可將人體排尿的功能回復正常,但是肌瘤太大嚴重壓迫膀胱引起的頻尿或是已經嚴重漏尿的狀況還是建議要西醫手術處理,中醫再做後續的調養,而尿失禁常見於行動不便、女性、糖尿病患者、體重太重者容易發生,應一併考慮治療其他潛在身體問題。

康涵菁醫師說,頻尿絕對不是水喝太多導致,建議有頻尿症狀的女性水分的攝取還是要充足,不可以因為怕上廁所而不喝水,這樣身體水分代謝的機能與自律神經系統將會更不穩定,中醫理論認為胞宮虛寒與人體三焦水道不調是身體產生頻尿的主因,建議女性朋友睡前少吃水果,吃水果適合的時間在白天,因為大部分的水果偏寒又很甜,睡前吃會造成女性婦科以及泌尿道系統的負擔,在日常生活上必須減少刺激性飲料(如茶、咖啡和可樂)攝取,生活作息要正常,出門前要先解尿,睡前少喝水,有過重體重應減重,每次排尿要儘量將小便排空,平時多做提肛與骨盆底肌肉運動(步驟:立正後夾緊臀部,感覺到尿道收縮數10秒後放鬆,之後重複動作,次數不限)來改善頻尿的症狀。

(文章授權提供/康涵菁中醫師)

【延伸閱讀】

人工生殖試管嬰兒老失敗 中藥針灸逆轉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5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根據中央指揮中心統計,7月27日新冠肺炎總病逝人數已787人,截至7月5日所公布的前100例死亡個案分析,平均73.2歲,且95%有慢性病史,其中49位有高血壓占比最高,36位有糖尿病次之,同時有高血壓與糖尿病者有13位,高脂血症有6位。以統計來看,年齡、三高慢性病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6例新冠本土個案,創下降級以來新增個案最低紀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國內疫情仍須觀察,8月9日後不會再降警戒,但部分行業指引可能微調,例如游泳池列入指引開放。 陳時中表示,新增6例本土個案,年齡介於20至60歲,發病日在7...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5)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當中有3例施打新冠疫苗,入境後仍檢出新冠病毒陽性;指揮中心指揮官強調,Delta變異株影響下現在不會因疫苗放寬標準,境內不會有特別變化。 陳時中說明,5例境外移入分別為4位男性與1位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東縣長饒慶鈴批評中央,發配莫德納與牛津AZ疫苗都未滿足需求,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配發給地方數量應該足夠,若地方覺得造冊不完整就趕快報上來,未來預約將隔2天才施打方便數量整備。 陳時中表示,台東縣地幅廣闊,疫苗分配上比較困難,7月30日至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