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媽媽們最關心的寶寶小毛病

媽媽們最關心的寶寶小毛病

現在年輕父母多為獨生子女,生下來的寶寶,自然是如珍似玉般地對待,生怕身體的一點點小異常,都會影響寶寶未必的成長發育。但其實只要細心地觀察寶寶的狀況,分清情況就醫,就不會帶來不必要的驚慌了。

情況一:糟了,寶寶拉綠便便

看到寶寶接綠色便便的時候,媽媽會擔心寶寶腸胃出了問題,甚至還有還有說法是寶寶受了驚嚇。

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寶寶在受涼、過熱、消化不良時,腸胃蠕動過快,膽汁、脂肪等在腸胃中來不及消化吸收,就會混合到大便中,使大便呈現出綠色。

只要寶寶精神正常,沒有哭鬧,正常吃奶,精心護理之後症狀有所緩解,就不用特別擔心,可以先在家觀察。

提示:大便帶紅血需要上醫院

1、如果寶寶大便顏色是紅的,或者帶紅血絲,紅色的黏液,需要引起媽媽的警惕。這代表寶寶糞便帶血,這提示寶寶存在過敏、感染或者腸道出血的可能。

2、如果寶寶大便顏色發綠,次數還比平日有所增加,同時伴有發燒、不正常哭鬧、嘔吐、脫水、吃奶量驟減,就要立即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情況二:寶寶流鼻涕鼻塞了

大多數情況下,寶寶是患了普通的感冒,但是多數媽媽會覺得,寶寶流鼻涕,鼻塞的症狀看起來很嚴重,甚至比大人的感冒症狀還嚴重,尤其是在寶寶6個月之前。

這個階段的寶寶,幾乎是用牌子呼吸的,所以當小鼻孔被堵塞時,寶寶看起來會比較難受。有的寶寶甚至連東西都不肯吃了。

通常,普通感冒的症狀會持續3-10天,之後基本就會自己病癒。為了寶寶舒服些,媽媽可以往鼻孔裡滴一兩滴生理鹽水,或者用鼻腔沖洗球把鼻腔內的黏液吸出來。

提示:呼吸急促或臉色青紫就馬上就醫

1、當你注意到寶寶的鼻孔向外展開,深深用力吸氣時,胸部起伏較大,呼吸較急促或者臉色青紫,這些都是寶寶缺氧的信號,你需要立即呼叫120或者到最近的醫院就醫。

2、如果寶寶經常從室內到室外,一吸入冷空氣就會流鼻涕、鼻塞、鼻癢,或者經常在換季時出現以上症狀,而且服用多種感冒藥症狀沒有緩解,寶寶有可能是患了過敏性鼻炎,需要及時諮詢醫生的意見。

情況三:皮疹紅出了一大片

也許看起來比較嚴重,但實際上,多數皮疹可以在家治療。

乳痂:如果寶寶頭上出現乳痂,可以將溫暖的嬰兒油揉進寶寶的頭皮裡,15分鐘後輕輕用溫水沖洗掉,反覆幾次後會慢慢消失。

尿布疹:每個穿尿布長大的寶寶,都多少會經歷長尿布疹這個階段。這時候,媽媽可以通過涂護臀霜,保持小屁屁的乾燥和清潔來緩解。

濕疹:這是一種會讓寶寶特別不舒適的皮疹,但通常對寶寶健康沒有大礙,大部分會在寶寶1週歲以後慢慢消失,是一種常見病症,如果濕疹長時間不消失,或者有加重的跡象,可以找醫生開藥膏來治癒。

提示:皮疹長時間不退就得看醫生

1、用了很多辦法精心護理,寶寶皮疹還是沒有消退的跡象,就需要立馬就醫。

2、皮疹合併感染,有膿頭,或者有黃色滲出物的話,也需要去看看醫生。

3、如果皮疹表現起了水皰,內部充滿了液體,不要擅自捅破,而是諮詢醫生的處理意見。

4、皮疹因為瘙癢、疼痛,讓寶寶不肯吃奶,也不睡不好覺,也需要上醫院。 

5、寶寶起了蕁麻疹,皮膚表面起了塊樣的風團,癢得厲害,或者伴有呼吸急促等,都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情況四:寶寶無故肚子痛怎麼辦?

 

寶寶只是偶爾肚子不舒服,多半是從小小的胃腸道里蔓延出來的氣體在作怪,只要寶寶在肚子不疼時一切如常,沒有特殊症狀,就不用特別擔心了。

如果每天傍晚和夜晚,寶寶都大聲哭鬧,那很可能就是急性腹痛,媽媽可以用手摸一下寶寶的肚子,感覺一下有沒有有包塊,摸起來很軟,問題通常不會很嚴重。

儘管寶寶腹痛不舒服,但這並不是嚴重的疼痛,可以用一些小技巧讓寶寶安靜下來,幫助他緩解疼痛。你可以試試把寶寶抱起來搖一搖,用小小的暖水袋捂一下肚子,媽媽的手搓熱在肝臟附近順時針按摩,把寶寶裹得嚴實一點緊緊地摟著他,或者帶寶寶出去透透氣。

提示:安撫無效時就要馬上送往醫院

1、寶寶腹痛通常可以通過一些安撫方式,暫時撫慰他一下。如果媽媽用盡辦法,怎麼安撫都沒有效果,寶寶還持續地哭鬧不止,那說明情況比較嚴重,父母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2、寶寶哭鬧的同時精神狀態很差,面色不正常,大便性狀異常,或者拒絕吃奶時,也要及時就醫。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吞嚥障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21.8%於每周至少有3次進食嗆到的現象,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即每10個高齡者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之吞嚥障礙。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副理事長王亭貴表示,年齡並不是導致吞嚥困難的主因,而是隨著年老而產生的中樞及周邊感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多歲病人就醫時被診斷心臟衰竭,因病情無法改善,情緒失落憂鬱,後來因為症狀加劇,轉至林口長庚急診就醫,經心臟衰竭照護團隊整合治療,改善病情後出院並規律回診,該患者回到工作崗位上,恢復了自信。建構「全人照護」團隊 住院率再降5%林口長庚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表示,心衰...

閱讀詳情 »

大腦神經發炎是阿茲海默症(AD)、亨丁頓舞蹈症(HD)等神經退化疾病的重要致病原因,病情嚴重時,患者無法控制四肢,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發現,如能抑制關鍵蛋白質Galectin-3,就能有效降低大腦發炎反應。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儀莊、醣科學團隊,以及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醫學團隊最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高齡社會來臨,對老人家來說,年輕人的青春活力與陪伴是一帖良藥!為此,輔仁大學與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燃點公民平台一起舉辦「青銀共伴 世代對話--陪阿公阿嬤快樂拍片」活動,由輔仁大學廣告系三年級的70位學生,陪伴大安區的15位長者拍攝紀錄影片,帶大家看看老人家可愛的一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