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補充水分有學問 長輩說餵葡萄糖水真的可以嗎?

嬰兒補充水分有學問 長輩說餵葡萄糖水真的可以嗎?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育兒秘方百百種,許多老人家總習慣餵嬰幼兒喝蜂蜜水、葡萄糖水,希望孫子排尿順暢,皮膚紅潤細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醫務長、小兒科醫師吳文豪則提醒,純母乳哺育的寶寶不必額外補充水份,4至6個月大時,則可喝些純蘋果汁、柳橙汁。


食藥署網站「闢謠專區」,有人詢問,「家中長輩建議我給嬰兒喝葡萄糖水,聽說可以利尿,這是真的嗎?」食藥署回應「剛出生的嬰幼兒容易低血糖,在醫師的指示下可以給予少許的葡萄糖水,若症狀消失後就不需再餵食葡萄糖水,即使嬰幼兒哭鬧,也不建議使用,仍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食物。」


研究顯示,葡萄糖水並無利尿作用,而且餵嬰兒喝葡萄糖水可能會使嬰幼兒嗜甜而拒喝母乳及配方奶,甚至提早進入厭奶期,尤其是寶寶長牙後,葡萄糖水易使口腔細菌滋生導致蛀牙。


食藥署提醒,對嬰幼兒來說,補充水份的來源首選是奶水,而非純水或葡萄糖水,攝取過多葡萄糖水會增加嬰幼兒代謝器官的額外負擔。吳文豪表示,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如為純母乳哺育,只吃母奶就不需再額外補充水分,因為母乳約90%成份是水分。至於配方奶粉,標示沖泡比例,一般比例是水份占87%,奶粉占13%。


吳文豪指出,不論是透過母乳或是配方奶,只要1日總奶量攝取足夠,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水份,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開水。到了開始食用副食品,則可提供純果汁或少量喝水來補充水分,家長可依情況適度補充少量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寶寶滿6個月後,因為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不建議一下子喝太多白開水,以免腎臟無法即時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導致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降低,甚至造成腦水腫現象。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年男人罹患慢性病「一蹶不振」 對症調理大展雄風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2歲的陳女士,長年會痛經,月經出血前後不定期,近幾年婦產科檢查,發現子宮前壁可見一顆約六公分乘二點三公分的肌瘤,在西醫建議下,服藥治療三個月未縮小,又不希望接受手術,輾轉尋求花蓮慈院中醫部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的協助,治療兩個月後,肌瘤從6公分縮小至3公分,讓陳女士免於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四肢受損或嚴重骨折病患常常遺留相當程度的變形及關節異常,在過去這些後遺症因為困難治療往往跟著病患大半輩子歲月,如果持續嚴重變形且影響行動還是需要矯正手術來治療。台南市安南醫院6年多來,已完成70例以上四肢變形的截骨矯正,其中有3成病患是屬於10年以上之骨折後變形。精準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為促進新竹市發展智慧醫療與智慧健康照顧,新竹市衛生局本月17日舉辦《健康e起來─新竹市智慧醫療論壇》,首度針對智慧醫療領域創立產、官、學的交流平台,針對慢性病智慧照護、兒少健康、智慧減重及營養管理、遠距長照等4主題,邀請新竹國泰醫院李興中院長、台灣長照醫學會劉伯恩理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黃豆(或稱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相對攝取動物性蛋白質,部份研究表示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現,黃豆攝取量增加,可能增加胰臟癌罹患機率,研究結果由分析數據得出,實際原因目前無法得知,推斷黃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可能影響消化道荷爾蒙所致。 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