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嬰吐黃綠色奶、體重異常減輕⋯恐患「腸旋轉不良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嬰吐黃綠色奶 體重異常減輕⋯恐患「腸旋轉不良症」

媽媽哺乳時若發現新生嬰兒不正常吐奶,甚至吐出黃綠色液體,可能是難以在生產前就發現的天生腸疾——「腸旋轉不良症」,不可輕忽!


澄清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黃元韻分享2名案例:「A和B男嬰出生時體重正常,由媽媽親餵母乳幾次後發生吐奶情形,雖加以減量仍未改善,當吐出黃綠色液體時,緊急送進新生兒加護病房診療。」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恐引發指腸阻塞
黃元韻說明,A男嬰經X光檢查發現胃和小腸有雙層氣泡現象,進一步做上消化道攝影,證實在十二指腸第3區幾乎阻塞,因此接受緊急剖腹手術,術後診斷為「腸旋轉不良症」。在胚胎發育期間,十二指腸需逆時鐘旋轉270度後定位,若腸道旋轉不完整,會造成Ladd束帶(Ladd bands)壓迫到十二指腸,可能引起十二指腸阻塞。

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進一步解釋,手術最主要是將壓迫十二指腸的束帶鬆解,讓十
二指腸暢通。另一位B男嬰的腸旋轉不良症,更合併小腸扭轉,並已影響上腸繫膜動脈,如果再晚發現此症狀,則會有致命危險。所幸經手術將小腸復位,目前2位男嬰都已恢復腸道的正常。

新生兒吐膽汁才知!母胎難診斷
黃元韻指出,新生兒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在母胎裡並不易診斷,即使出生後也很難立即發現,等到有某些異常情形才能做精確的診斷。其典型的症狀除了異常性的吐奶,甚至吐出黃綠色的膽汁液體,其他重要的觀察點也包括:生理性脫水、體重減輕等,這2位男嬰在3天內體重就已減輕約10%。

醫學研究統計,有症狀出現的新生兒,罹患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的機率約6,000分之1,黃元韻提醒父母,如果寶寶有持續嘔吐現象,甚至伴隨黃綠色膽汁性的嘔吐,須儘快前往醫院就醫,以避免腸道壞死的嚴重後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年菜近年越來越受重視。(示意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快到了,不想連假過完胖了3、5公斤,不只年夜飯、零食得當心,甚至連春酒都得留意別踩著飲食地雷,營養師就為民眾揭密,超高脂食物不是只有很肥的「東坡肉」、「肉燥」和「香腸」,最油的其實是「糖醋料理」,堪稱年菜最...

閱讀詳情 »

漢他病毒症候群是一種以鼠類為主要傳播途徑的傳染病,因此,預防之道就是杜絕鼠患!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若發現疑似老鼠的排泄物時,應避免直接接觸,建議戴上口罩、手套,並以稀釋漂白水消毒,以杜絕病毒傳染。  漢他病毒症候群是由一種名為「漢他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屬於人畜共通的傳染性疾病,其病毒帶原以...

閱讀詳情 »

▲寒假旅遊旺季將至,民眾出國前先至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或旅遊醫學門診諮詢。(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寒假、農曆春節快到,又是國人出國旅遊旺季,如果要去東南亞可得當心了,根據國內統計,以去年1至2月為例,雖然出境國人僅2成前往新南向國家,但該期間境外移入重要...

閱讀詳情 »

「冬天太陽不大,紫外線也不強,應該不用防曬吧?」相信這是不少人內心的OS,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的!秋冬一樣有陽光,且此季節少有雲層遮蔽,假如偷懶沒做好防曬的話,可是會讓自己曬黑、變老、長皺紋。 2012年一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個案資料,記載一位69歲美國卡車司機,開了近30年車,左半邊臉因日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