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幼兒出現心雜音 心臟病機率高

嬰幼兒出現心雜音 心臟病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一位7天大的小女嬰,因發燒、呼吸急促而住院治療,經檢查發現,有明顯心雜音,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女嬰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膜邊型心室中隔缺損」。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王嘉慶表示,心臟構造異常,就會造成心雜音,常見的情況是心室中隔缺損,若是小缺損,對健康影響不大;若缺損嚴重,可能併發心臟衰竭及肺高壓,而有發紺、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王嘉慶指出,有些小朋友在做身體檢查時,偶爾會發現心雜音,是來自血流通過心臟構造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心臟構造正常的小朋友,在激烈運動或生病發燒時,可能產生功能性心雜音,屬於良性。另一種情況是,心臟構造異常形成心雜音,這位小女嬰就是因為心室中隔缺損所造成。針對小女嬰的情況,採以口服利尿劑和強心劑使用,病情已慢慢獲得控制和改善。

一般來說,正常的心臟有左右兩個心室,中間以心室中膈作為區隔。然而,若是心室中膈出現破洞,就是心室中膈缺損,常見於先天性心臟病中,占比約為20~25%,王嘉慶說,且根據缺損位置不同,最常見的是第二型,或稱膜邊型;東方人較常見的是第一型,又稱高位型。一般小缺損可能一生都不會有症狀,只有聽診時會出現心雜音,通常僅需定期追蹤,確定沒有如右心室出口阻塞或主動脈瓣膜脫垂等併發症。

王嘉慶醫師強調,心室中膈缺損若是較嚴重,在嬰兒期可能造成餵食困難,還有呼吸喘、盜汗、體重成長過慢、容易疲勞等情況,嚴重時會併發心臟衰竭及肺高壓,造成發紺、胸痛、呼吸困難等。一般會先給予藥物控制,部分患者在追蹤時,缺損會自動變小;有部分會因持續心衰竭,必須接受手術治療。經心導管關閉膜邊型的缺損,有不錯成效,但伴隨一定風險,需由醫師仔細評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6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避免不良輸血反應捐血中心收集血液後,會將各種有效成分製成像紅血球、血小板、血漿等不同血品,提供給需要的病人使用,但根據研究顯示,白血球會造成接受血品的病人,發生輸血反應重要原因,甚至可能導致巨細胞病毒傳播的機會;臺中慈濟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何承懋表示,若製程中能減除血液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我國十大死因的危險因子中,也多與不運動有關。為讓大家將運動習慣深入生活,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特別設置「公園運動happy go系統」標誌,只要利用手機掃描Q...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口腔癌是國人最短命癌症,病患平均少活16.3年。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多數口腔癌病患往往諱疾忌醫,直到就醫已經第4期,大幅降低治癒率及存活率。醫師指出,晚期口腔癌需合併手術、化療及放射治療,但放射治療會造成之為組織發炎、損傷,若未做好清潔保養,恐發生放射性骨組織壞死。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dose dense chemotherapy ),因為此方式省時、有效且能利用輔助用藥來降低副作用,因而已成乳癌化療新趨勢。化療骨髓抑制副作用 白血球低下會威脅生命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暨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趙大中表示,乳癌治療講求多專科合作,治療方式包括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