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內膜異位症擾人 空姐術後復發痛不欲生

子宮內膜異位症擾人 空姐術後復發痛不欲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誤以為手術一勞永逸 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痛不欲生

「明明開過刀了,為什麼子宮內膜異位症又找上門!」一位29歲的空姐,五年前因卵巢長了5、6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前後接受過兩次的手術治療,原有的經痛、經血過多症狀因而減緩,讓她放下心來。未料,一年前開始又出現嚴重經痛,伴隨經血量暴增,若出勤時遇到生理期,只能咬著牙忍痛完成工作,某次被排飛國外長班時,差點痛到暈厥在機艙內,驚覺事態嚴重後,才趕緊請假就醫。

收治該名空姐的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王毓淇醫師指出,不少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總認為只要經過手術治療,就能一勞永逸、不再被病症糾纏;事實上,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且高復發率的疾病,即便透過手術移除病灶,五年內仍有50%以上的復發率,威脅性不容小覷。

術後長期藥物治療 減少復發並保有卵巢生育功能

王毓淇醫師表示,該名空姐雖以手術移除巧克力囊腫,但當時術後僅使用三個月的雄性素藥物治療便停藥,加上自認子宮內膜異位症已根治,也沒有定期回診追蹤,導致卵巢囊腫再度復發。考量其剛結婚、未來有生育需求,因而以微創腹腔鏡手術清除復發且沾黏的部位後,並建議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作為術後長期用藥治療,以避免三度復發再開刀破壞卵巢,至今已經服用半年,經痛與經血過多問題明顯改善,較低的副作用也讓她願意持續使用。

健保給付新型口服黃體素 長期使用大幅降低復發率

王毓淇醫師說,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漸趨向內科為主,對於腫瘤大小4公分以下、須保留卵巢功能或患者拒絕手術的前提下,建議採用藥物治療;不過,外科手術治療仍有其必要性,重要的是術後須搭配長期藥物控制,不但能延續手術治療效果,更能避免復發及再次手術對卵巢功能的傷害。在術後藥物的選擇上,過去常用的雄性素、停經針劑藥物具有不可逆的雄性化、更年期症狀等副作用,多數患者長期用藥意願不高;而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因較無上述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不需停藥,讓五年復發率降低至4%。

手術治療後莫輕忽 定期追蹤搭配長期藥物接續治療

王毓淇醫師提醒,被視為育齡女性大敵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卵巢、子宮體等部位,導致經痛、性交痛、骨盆腔疼痛等甚至不孕,一旦出現相關症狀者,應多加注意,並主動尋求婦產科醫師診斷。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患者也不能掉以輕心,除了選擇可長期使用的藥物接續治療,也應每三個月一次定期追蹤,才能有效防止復發;若是已復發的患者,更應盡快就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以利及早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避孕方式選擇多樣化,避孕藥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對於避孕藥的使用,仍有許多女性內心充滿疑問,或是存有迷思。基隆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芳萍醫師表示,針對避孕藥的選擇,主要看使用者本身是否有不可使用性以及使用目的,建議選擇低劑量型的避孕藥,若有相關疑問,應找專業醫師諮詢。想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你有耳鳴的困擾?這很可能是睡不好所引起的喔!過去認為耳鳴會讓人睡不好,因而引發睡眠障礙;其實,睡眠障礙也可能反過來引發耳鳴。根據最新一期耳鼻喉科國際性期刊《laryngoscope》研究顯示,耳鳴患者相較於無耳鳴的患者,有較高的睡眠障礙問題(1.13倍);而睡眠障礙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32歲陳姓男子,休假返鄉在家突然昏厥,家人趕緊將男子送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到院後呈現無呼吸心跳,經由醫護人員進行按壓搶救15分鐘左右,男子雖恢復呼吸心跳,但仍陷昏迷。送至加護病房由朱賢義醫師進行低溫療法,將病患體溫控制在32~34℃,延緩腦部氧氣代謝,避免細胞短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8歲的柴先生,近3個月常因半夜心悸而驚醒,近來數次因心跳過快而暈倒,經醫師檢查評估後,發現是因陣發性的心房顫動發作所致。在服用藥物控制一個月後仍無法改善症狀,醫師與其討論調整治療方案,他決定接受冷凍導管消融手術(Cryoablation)治療心房顫動,術後隔天出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