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合併卵巢瘤 「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解困擾

子宮肌瘤合併卵巢瘤 「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解困擾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1歲的陳小姐「以為只是經痛沒什麼,但到後來連平常時肚子都會悶悶痛痛」,在健康檢查中發現原來是子宮肌瘤再度復發,卵巢右側還有十公分大的卵巢瘤,於是就醫。經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移除卵巢腫瘤,並進行保留子宮頸的子宮次全切除手術後,已成功解決困擾陳小姐已久的腹痛、經期異常等問題。

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李佩蓁醫師表示,子宮肌瘤、卵巢瘤同時發生,其實不常見,與陳小姐討論與評估治療方式時,因陳小姐之後無生育計畫,選擇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從肚臍處開一個約兩公分的小孔,搭配組織袋以避免卵巢及子宮等組織在移除過程掉到腹腔;手術不到一小時就完成右側卵巢瘤摘除及子宮次全切除,並保留她的子宮頸及左邊的卵巢。

李佩蓁醫師說,相較於傳統剖腹手術,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不僅傷口小,約兩公分左右;出血少、復原快、住院天數少、術後當天就可下床走路外,也能減少傷口裂開及疝氣的發生。

子宮肌瘤多數無症狀 出現經血多、經痛需治療

李佩蓁醫師說明,一般卵巢畸胎瘤都是沒有症狀,不會痛也沒有感覺,一旦腫瘤長到超過五公分,因重量不均勻就有較高的機率因為運動或姿勢改變而扭轉,導致月經異常或卵巢缺血引起下腹痛或劇烈腹痛,這時就需以手術來切除腫瘤。

此外,李珮蓁醫師提及,30到50歲的女性,約四成到五成都有子宮肌瘤,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症狀,若是出現經血多、經痛、慢性不孕或是壓迫症狀造成頻尿或排便異常,就需要就醫治療。

定期檢查 把握治療黃金期

另外,已檢查出患有子宮肌瘤的病友,因為在未停經之前,肌瘤每年都有可能會慢慢的長大,所以建議病友每年定期回診做超音波追蹤檢查;超音波檢查也能快速的幫病人做出初步的子宮或是卵巢異常的診斷,及早找出病灶,不僅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時期,治療後也往往有良好的結果。

【延伸閱讀】

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子宮肌瘤可吃當歸生薑羊肉湯嗎? 中醫師精闢解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62歲的李女士在人工膝關節置換後,仍時常感覺庝痛,試過復健治療還是沒有改善,導致必須依賴止痛藥,生活大受影響。後經由轉介至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接受醫師建議膝關節發炎動脈栓塞術,1個月後回診表示疼痛已經消失,也不需再吃止痛藥了,生活品質獲得很大的改善。 長安醫院心臟血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統計,在台灣40歲以上中壯年男性約40%遇到勃起硬度不足問題,50歲以上甚至每兩人就有一人,影響性事表現,更影響情緒、自信,工作表現大打折扣,然而普遍民眾害怕就醫傷自尊,更有高達4成男性私下購買網路偽藥,甚至使用偏方,台灣男性醫學會秘書長吳佳璋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也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申報資料(統計至2021年6月),我國因失智症就醫者約27.9萬人,失智症不僅威脅個人健康,也將是社會須面對的問題,在後疫情時代需要國人共同持續關注及營造友善環境。 ▲失智症10大警訊。(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0歲老翁,日前上廁所時發現解尿不順,且頻頻傳來疼痛感,至醫院檢查後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經過手術及荷爾蒙治療後,PSA指數有明顯降低,但術後幾個月,發現指數又再度升高,與醫師討論後,決定使用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治療,目前PSA指數已下降,病情也相當穩定。指數反覆升高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