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要不要開刀? 醫:口服藥合併治療最有效

子宮肌瘤要不要開刀? 醫:口服藥合併治療最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可說是女性的「腹中大患」,台灣女性近5成都有子宮肌瘤的困擾,出現不正常出血、經期長、出血量大等症狀,甚至導致長期貧血,影響生活與工作品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指出,子宮肌瘤若是體積大、並造成貧血、壓迫膀胱或不孕等症狀,會需要搭配口服藥控制肌瘤大小,再開刀摘除肌瘤。

子宮肌瘤開刀治療 四項評估原則

長了子宮肌瘤到底該不該開刀治療,是有此困擾的女性最關心的問題。曾志仁副院長指出,評估是否該開刀治療有4點:

一、子宮肌瘤體積快速成長(一般需大於5公分以上),壓迫症狀明顯,影響到生活品質。

二、出血量大,出現貧血情形。

三、影響受孕。

四、有癌變疑慮時,就應考慮開刀處理。

子宮肌瘤治療選擇多 腹腔鏡效果佳

子宮肌瘤可依病人症狀,評估是否需接受藥物、手術治療,對於無症狀、肌瘤不大或是即將停經的患者,只要定期追蹤即可。曾志仁副院長解釋,一般的子宮肌瘤治療有八種方法:

一、 子宮切除: 如果腫瘤有癌變可能,建議需要切除子宮。

二、腹腔鏡切除肌瘤:肌瘤在10 公分以內且不超過3 個子宮肌瘤,可採用腹腔鏡摘除肌瘤,保留子宮與生育功能。

三、開腹手術切除肌瘤:若腫瘤過大、顆數太多,為了考量縮短麻醉時間與減少併發症和意外發生,同時要降低肌瘤復發的機會,選擇開腹手術會比較安全適當。

四、其他治療方法包括血管栓塞術,透過栓塞阻斷供應肌瘤的血液,達到縮小肌瘤的效果,可以將子宮肌瘤縮小60%以上, 同時約90%的病人症狀會改善。 

五、此外,也可以使用海扶刀治療(HIFU),這是來自中國的設備與技術,透過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消融肌瘤,論文報告可以縮小肌瘤體積約50%。

六、也有針劑型的抑制荷爾蒙藥物,透過抑制荷爾蒙也可以縮小肌瘤體積約50%以上,但此藥有停經後症狀副作用。

七、如果肌瘤不大,症狀輕微,也可口服避孕藥物緩解症狀,一般都有很好的緩解不適效果。諸如以上各種方法,都可以明顯改善症狀,但子宮肌瘤是容易復發的腫瘤,病患日後須密切追蹤。

八、近年來醫學進步,治療子宮肌瘤第八種方式,就是使用新的口服藥物。

子宮肌瘤口服藥 合併治療預後佳

曾志仁副院長表示,新的口服藥物治療子宮肌瘤,腫瘤體積可有效縮小50%以上,症狀也改善近9成,成為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很好選擇之一,這不是荷爾蒙藥物,而是黃體素調節藥物,世界知名醫學論文建議可以先服用口服藥,縮小肌瘤,矯正貧血,再進行手術摘除肌瘤,能有效降低手術風險,避免輸血,術後的預後佳,也可以減少復發,避免切除子宮。

子宮肌瘤是很多女性的隱患,影響健康甚大,婦女朋友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7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月12日是護師節,護理是一份非常艱辛、繁瑣且需要極大的愛心與耐心的工作,臺中醫院為護理師舉辦系列慶祝活動,藉由優秀人員的分享與感召,帶領更多護理師通往光輝道路,也藉此感謝護理師的辛苦。用心塑造護理正向文化資深護理人員林紹雯從事護理工作多年,一路從護理師、護理長、晉升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健署2018年公布其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破4成5,平均每二人就約有一人處於肥胖狀態。肥胖是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健康議題,它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脂肪肝、癌症(乳癌、大腸癌、肝癌等)等。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員工加入公會,醫療人員團結!」代表醫護人員的兩位白衣天使,被旁人無情一腳踢進一池紅水中,象徵醫療人員癱瘓在血汗的醫療環境。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等11個工會代表,日前冒雨到衛福部門口陳情,並上街遊行,高喊「醫護過勞、病人不保;醫護沒休息,病人丟性命」,呼籲政府改善醫療環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全民關注,衛生局也藉此進一步解釋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因容易造成誤解與污名,2014年才由衛生福利部、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共同推動正名。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思覺失調症患者就醫人數約15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