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腺肌症是什麼?會導致不孕嗎?能藉助試管嬰兒協助受孕嗎?

子宮腺肌症是什麼?會導致不孕嗎?能藉助試管嬰兒協助受孕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病友「秀秀」的故事:她是一位風姿綽約、才華橫溢之仕女,然而婚後多年仍未能受孕,眼看已年近四十,心中不免著急,尤有甚者,每當月事來臨時,嚴重而持久之經痛連吃止痛藥都無法控制,期間伴隨之大量經血,總讓她頭暈心悸體力透支。最近她覺得以前的裙子穿起來竟變緊了、小腹也常悶痛不舒服,才鼓起勇氣來求診。

經過詳細內診、婦科超音波及抽血檢查,醫師告訴她得到腺肌症。但是腺肌症是什麼呢?

子宮腺肌症,又稱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腺瘤。它的病理變化是在子宮肌肉層裡出現類似子宮內膜層之腺體及間質組織,長期在肌肉層裡發炎、出血終致造成局部纖維化累積增厚,發病的原因目前仍然不甚明瞭,雖然過去認為發病年紀多為近四十歲或四十歲以上且已生育多胎的婦女,但近年來流行病學調查卻發現有愈來愈多備孕中的年輕女性甚或是未婚的小姐罹病。


子宮腺肌症是什麼?會導致不孕嗎?能藉助試管嬰兒協助受孕嗎?

其實子宮腺肌症並不少見,雖然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並無明顯主觀症狀,但仍約有六成患者會出現經血過多,約三成患者合併有經痛,少數人還會有性交疼痛或慢性骨盆腔疼痛之症狀。其臨床症狀之嚴重度與病灶在子宫肌層之範圍及侵犯深度確呈正向相關。對於該疾病的處理方式當然要同時考量年齡、症狀及生育需求,而提出一個長遠的完整治療計劃。

而且子宮腺肌症經常會合倂其他的婦科疾病,例如子宫内膜異位症或子宫肌瘤,輕症之子宫腺肌症患者,期望自然懷孕也許並不困難,但在重症之子宫腺肌症患者卻有相當比率有生育障礙之困擾。當腺肌症患者合併有其他導致不孕之因素,如精蟲稀少、無力、輸卵管或骨盆腔黏連等,即需改採試管嬰兒等人工生殖技術來幫忙。

回到「秀秀」的故事,她也在決心求助試管嬰兒治療後,很幸運地一舉中的,然而她在後来剖腹生產時卻因前置胎盤以及肥厚的子宫肌層切口而大量出血,讓她紮實地在鬼門關前遶了壹圈再回來。生產後她也聽從醫囑努力哺育母乳。結果,生產後,一向惱人之經痛及大量經血竟也減輕許多。

在過去冷凍胚胎技術尚未普及的年代,患有較嚴重的子宮腺肌症的患者接受人工生殖治療之前都會先接受停經藥物治療,這有助於提升成功懷孕機率,但是也有許多患者卻在隨後的刺激排卵療程中變成反應不良。雖然這種療法之治療週期懷孕率約41.2%,與其他因素導致不孕而需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之患者相仿。然而該類患者懷孕初中期之流產率較高,最後的活產率僅可達到每週期28.6%。


子宮腺肌症是什麼?會導致不孕嗎?能藉助試管嬰兒協助受孕嗎?

現在隨著胚胎冷凍技術的進步,面對同樣嚴重子宮腺肌症合併不引而接受人工生殖的婦女,分階段治療已成為當前的主流,亦即患者直接接受取卵及體外受精並加以進行胚胎冷凍而暫不植入,接下來再進行腺肌症之藥物,待病情獲得改善時,再以荷爾蒙補充培育子宮內膜,接着再進行解凍胚胎植入。在近幾年中可以將懐孕率提高到54.2%,雖需將流產率納入考量,但最終活產率仍提升到37.4%。運用冷凍胚胎技術,治療成功率有明顯進步。由此結果看來分階段式試管嬰兒治療對於因為重度子宮腺肌症而無法自然受孕者,仍不失其為一種有效之治療方式。

【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 陳明哲主任提供】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9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512國際護理師節,南丁格爾女士200歲冥誕!巧遇自疫情以來,全台醫護人員堅守崗位,讓疫情的傷害降到最低,童綜合醫院感謝護理人員,慰勞辛苦,童綜合醫院童敏哲院長更寫了〈致 童綜合醫院護理同仁的一封信〉,表示護理同仁就像兩百年前的南丁格爾女士般,守護民眾健康,為暗夜中的人們,帶來光亮。「手」護民眾的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提到減重這件事,可說是各個世代永不退燒的話題,從10幾歲的青少年,一直到50、60歲以上的年齡層,不管是為了美觀或是健康,加上五花八門的減重方式推陳出新,讓每個想要減重的人躍躍欲試。 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趙世晃表示,在他的門診中有3位好友相約一起來減重,透過手術的幫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南市小池(化名)前年高中畢業後,下嘴唇開始長0.5到1公分不等的水泡,之後擴散到全身,加上過敏體質,全身癢痛,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經由當地皮膚科切片確診為類天皰瘡,持續使用類固醇治療和免疫調節劑,產生肥胖及月亮臉,療效不佳。轉至大林慈濟醫院就醫住院,經過敏免疫風濕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什麼是藥物「副作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說明,藥物是幫助改善身體某些症狀,或解決某些問題,也會影響身體的細胞或組織,當服藥後出現不希望的影響時,就是「副作用」了。 防堵藥物副作用3招 「1看2時3問」 該如何判別身體對藥物發生的不良反應呢?請參閱食藥署的「1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