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孕婦左側臥位睡眠的好處這是為什麼?

孕婦左側臥位睡眠的好處這是為什麼?

  經常有準媽媽諮詢這樣的問題:書上說應採取左側臥位,以避免胎兒缺氧、缺血。為此每天睡覺時,幾乎一動不動地左側臥位,縱使很難入睡,也這樣堅持著。有時好不容易睡著了,又會在夢中驚醒,如果發現自己沒有採取左側臥位睡姿,就會非常後悔。有的孕婦甚至讓丈夫幫助看著,一旦睡姿不對了,就讓老公幫助翻過身來。結果夫妻倆都筋疲力盡,幾乎堅持不下去,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孕婦左側臥位睡眠的好處

  不能否認,孕婦採取左側臥位睡眠,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和孕婦身體健康都有益處。因為當孕婦採取左側臥位時,右旋的子宮得到緩解,減少了增大的子宮對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和輸尿管的壓迫。同時增加了子宮胎盤血流的灌注量和腎血流量,使回心血量增加,各器官血供也增加了,有效減輕或預防妊高徵的發生,減輕水鈉瀦留,減輕孕婦水腫。

  當孕婦採取仰臥位時

  直接反應:增大的子宮對脊柱側前方腹主動脈和對下腔靜脈的壓迫。

  間接反應:子宮胎盤血流灌注量減少;回心血量、心血輸出量減少;各器官血供減少;腎血流量減少;加重或誘發妊高徵;加重水鈉瀦留。

  當孕婦採取右側臥位時

  直接反應:子宮進一步右旋。

  間接反應:子宮血管受到的牽拉或扭曲加重;子宮胎盤供血減少。

  睡眠姿勢什麼時候開始影響健康

  孕婦睡眠姿勢影響健康的前提是子宮增大。很顯然,睡眠姿勢對胎兒和孕婦的影響,並不是從懷孕那一刻就開始的。睡眠姿勢對胎兒和孕婦的影響,來源於子宮對腹主動脈、下腔靜脈、輸尿管的壓迫。而只有增大的子宮才有這樣的影響。所以妊娠早期子宮未增大前,不存在睡眠姿勢的問題。子宮增大到什麼程度,才能產生這些影響呢?一般來說,妊娠5個月以後,子宮迅速增大,增大的子宮會因為不同的睡眠姿勢,出現不同的影響。

  不同的側臥位與子宮右旋

  由於腹腔左下有乙狀結腸,增大的子宮有不同程度的右旋,使子宮的血管和韌帶受到牽拉,左側臥位可適當緩解右旋。

  仰臥位睡姿與血管受壓

  脊柱前方是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仰臥位時,會受到來自子宮重量的壓迫。側臥位時可減少主動脈、下腔靜脈、輸尿管受壓程度。

  睡姿只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和孕婦健康很小的因素,任何人都不可能,也不需要一夜保持一個睡眠姿勢,這會給孕婦帶來睡眠不適、擔憂、焦慮,最終發展到睡眠障礙。不能安心睡眠,沒有好的睡眠質量,對胎兒和孕婦的健康是最大的威脅。不要因為一句話,“孕婦應該採取左側臥位睡眠”,而降低了睡眠質量。

  為什麼如此要求孕婦?

  沒人能一夜採取一種睡眠姿勢!用攝像機連續不斷地給睡眠中的人拍攝一夜的睡眠姿勢,可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個人在一夜的睡眠中,要有幾百次睡姿變換。睡眠的人自己要感到舒適,這是最根本的原因。要求孕婦一夜都採取左側位睡姿,這是不現實的。有些孕婦為了一夜不變地保持左側臥位,鬧得不能安心入睡,是不明智的。做到如下幾點就足夠了:

  1、當躺下休息時,要盡可能採取左側臥位。這樣可減少增大的子宮對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和輸尿管的壓迫,增加子宮胎盤血流的灌注量和腎血流量,減輕或預防妊高徵的發生。

  2、如果醒來時發現自己沒有採取左側臥位,就改成左側臥位;如果感到不舒服,就採取能讓自己舒服的體位。胎兒有自我保護能力,當你睡眠時所採取的體位對胎兒有影響時,胎兒會發出信號,讓你醒來,或讓你在睡夢中採取適宜的體位。

  3、感到舒服的睡眠姿勢是最好的姿勢,不要因為不能保持左側臥位而煩惱。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能力,孕婦也一樣。如果仰臥位壓迫了動脈,回心血量減少導致血供不足,孕婦會在睡眠中改變體位,或醒過來。

  4、定時排便,積極改善便祕。子宮右旋與左下腹乙狀結腸有關,乙狀結腸是糞便存留的地方,為了給增大的子宮騰出更多的空間,減少子宮右旋程度,定時排便是很必要的。

  5、不要長時間站立、行走或靜坐;坐著時,不要靠在向後傾斜的沙發背或椅背上,最好是坐直身體。長時間站立和行走,會影響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血供,坐直身體可減少腹主動脈受到的壓力。

  是否需要做產前診斷

  產前診斷是通過一些特殊的醫療檢查手段, 對宮內胎兒進行檢查,發現異常胎兒。需要做產前診斷的孕婦是很少的。

相關推薦

【CWNTP 應瑋漢 [email protected]】活動一開場,王子 邱勝翊手抱OSIM暖摩枕米奇限定款,並持米奇造型氣球在人群中現身,帥氣身影引現場粉絲尖叫。王子興奮的表示:「OSIM身為亞洲保健龍頭品牌無人不知,而米奇作為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卡通界國際巨星,也是近年時尚的潮流代表...

閱讀詳情 »

別讓你的心跟著疫情起伏! 「身苦心不苦」的秘訣,調適身心的最佳修行! 新冠肺炎除了在全球各地造成龐大災情,更造成台灣社會空氣中瀰漫著恐慌,人心惶惶。這樣長期的恐懼將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然而在生病或疫病蔓延時,身體的痛苦是避免不了的,但我們如何做到身苦心不苦,來幫助我們度過這段艱困的時期呢? 身體的病...

閱讀詳情 »

靜心・淨心》防疫變成日常!一份「心腦高效能升級清單」6步驟照著做,遠離崩潰找回健康 疫情關係,國內外確診及死亡人數攀升,壓力、不安壓得喘不過氣。科學家監測人體賀爾蒙,發現人處於壓力之下,腎上腺素與皮質醇(Cortisol)都會開始分泌,接著身體會啟動成作戰狀態,血糖升高、心跳加速,氧氣與葡萄糖大量供...

閱讀詳情 »

     專訪何昀,20歲,生活律動15年   鐵軌旁,當所有人都將鏡頭聚焦於軌道的平行線,何昀卻發現不一樣的視角:「走一走,發現枕木有編號,蠻酷的,以前都沒有注意過。」從她的照片中,即使是旅途中的影像,總有種靜定氛圍,如實呈現主人翁對世界的細膩觀察。 &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