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痔瘡別再來 中醫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孕婦痔瘡別再來 中醫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孕媽咪生產完痔瘡加重怎麼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建議,可以半枝蓮、苦參、黃柏、薄荷、槐花各3錢,枯礬1錢,以布包裹,用水1000cc小火煮開約10分鐘開,將藥汁倒入適當大小的盆子,以溫水稀釋調至適當溫度,洗澡後坐浴10分鐘,再以清水沖洗乾淨即可。症狀嚴重時,每天一次,平日保養時,一週二次即可,可達到涼血消痔腫的效果。

孕婦產後痔瘡易加重 懷孕時先保守治療

周宗翰醫師解釋,痔瘡是因為肛門內壓力上升,使得肛門直腸黏膜下層的靜脈發生擴張及曲張而形成。尤其懷孕婦女更容易患痔瘡,因為懷孕引起腹部壓力增高,隨著胎兒成長,子宮逐漸擴大,腹部下腔靜脈的壓迫也日益加重,妨礙下肢血液回流,使得痔核經常在充血狀態。

另外,增大的子宮也會壓迫直腸末端,阻礙糞便排泄,且孕婦的活動量變少,使胃腸蠕動減慢,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糞便內水份被再吸收導致大便乾燥,更加重排便困難,這時中醫常常使用大承氣湯來改善以及減低腹壓;但更嚴重是孕婦在分娩時用力過度,生產完後,常常可見痔瘡出血、腫痛、脫垂、肛癢等症狀。

醫師強調,在懷孕期間出現痔瘡,以緩解疼痛症狀的保守治療為主,非必要不會採用侵入性的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依體質 治療類型有這些

由於痔瘡病因多元,中醫治療痔瘡是依照個人體質「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選用方藥針灸治療,周宗翰醫師略分以下幾種療法。

實熱證型:多因過食燥熱食物,且因反覆便秘,致使氣血瘀滯下焦,導致痔瘡腫脹、疼痛劇烈、便秘,伴有面赤口臭、失眠心煩、小便深黃量少,治療以消炎、清熱、消腫、通便,以達退火消痔腫的效果。

氣虛下陷型:多因勞累過度,身體元氣不足,再加上久站久坐,使中氣下陷,濕熱之氣鬱積於下焦,導致肛門腫脹,進而誘使痔瘡發作。平日伴有倦怠乏力、面色較白或緯黃、心悸、睡眠品質不好,大便較無力排出,且感覺痔瘡隨用力排便時而突出。治療主要以溫補元氣、促進血液循環、提氣消痔為主,中醫認為補脾腎提補元氣,氣足則肛門周圍血循環改善,虛性痔瘡自可改善。

肝氣鬱結型的痔瘡:多因工作壓力大、自我要求高,外加容易生氣、經常熬夜,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臨床上多見到生氣之後,出現脅肋脹痛,胸悶不舒,飲食減少,臍腹兩側悶痛,痔瘡伴隨而出。原因是經絡的肝經循環有經過肛門,並沿身體兩側而上行至頭頂,肝主疏泄,可以協調體內的氣血循環,但因情緒不穩、容易生氣,導致氣不上行而往下降,痔瘡因此而出。

治療以疏肝理氣,解鬱消痔為原則。生活作息最好能在11點前睡覺,好讓身體的氣血循環能夠規律且正常,自然不會有虛火或實火出現。三餐務必要定食定量,不能常吃冰冷食物,更不能吃烤炸油膩等燥熱食物,以免過多的熱量在體內,隨著元氣的不足而往下,應多吃綠色蔬菜及水果,並攝取充足的水分(2000cc/天)。

醫籲孕婦補充纖維、水分 維持良好排便習慣

周宗翰醫師提醒,除了懷孕易造成痔瘡外,便秘、低纖維飲食及水份攝取不足,也都容易引發痔瘡,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要注意補充膳食纖維及水份,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延伸閱讀】

小病小痛不用赴醫? 省時省力「這樣做」也能健健康康

「低調」終結亂齒人生 牙齒矯正治療方式有這些

染流感生活停止運轉 新型口服藥她吃了1天內穩住病情重返職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4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皮膚癌沒做後續追蹤,連眼球都不保!彰化縣79歲中風的陳先生10年前罹患皮膚癌,病灶在右眼旁,經某醫院手術清除癌細胞後,10年來他卻都沒有追蹤,直到日前因癌細胞侵犯右眼球,造成眼球潰爛才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這時只能摘除整個右眼球,再進行外觀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之前端午前後店家常將成串粽子掛在門前,一顆顆泛著竹葉清香,入口軟糯香甜,令人難以抗拒。但放縱食慾的結果,往往就是連續好幾天的腸胃不適,胃部隱隱作痛,甚或出現灼熱感,更有人頻頻打嗝,口泛惡氣,排便黏臭,此皆飽食傷胃,造成腸胃罷工的結果。吃多了粽子 妨礙脾胃正常運作臺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瓜糖是坊間常見的傳統甜食,但日前傳出有業者違法使用工業石灰製作冬瓜糖,引發民眾恐慌。其實政府訂有一套嚴格的食品添加物管理規範。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使用時除應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的使用範圍及限量外,也必須選用於「非登不可」完成登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吳姓女患者,從小到大都很瘦(現在身高163公分體重46公斤),隨著年紀增長讓顴骨高的特徵更加明顯;5年前跟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因為感受到男方媽媽對自己不友善,後來才知道是因為男方媽媽相信命相說法,嫌她顴骨太高,恐剋夫、不旺夫。雖然患者本人不相信命相說法,但隨著年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