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玩手遊無法自制暴怒他人 恐網路遊戲障礙症作祟

孩子玩手遊無法自制暴怒他人 恐網路遊戲障礙症作祟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寒假和農曆新年假期即將到來,家中若有孩子習慣長時間待在電腦前,或是連吃飯都手機不離身狂打遊戲時,最好提高警覺,留意是否已經影響孩子生活作息及社交狀況,甚至情緒控管問題,避免「網路遊戲障礙症」(Internet Gaming disorder)上身。

 

就讀高二的安安(化名)自從上高中後就沉迷網路遊戲,自己用壓歲錢上網買了最新配備的遊戲桌機,放學後或假日幾乎人機不離身,上床睡覺前還要打手遊,導致隔天不但上學遲到,上課也睡覺、打盹,無法專心在課業,被老師責罵時就開始翹課。

 

父母接到學校通知後開始管制他玩遊戲時間,引起他情緒失控且拒絕溝通,最後連使用斷網和沒收手機等方式都不見效,甚至對父母怒目相視、口出穢言,家長驚覺孩子性情大變,擔心出現精神疾病,趕緊帶他到精神科求診,經診斷已罹患了「網路遊戲障礙症」。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科技技術不斷提升,人手一機已經成現代人生活趨勢,過度依賴或沉迷也會造成許多後遺症。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因為這疾病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但是要確診此病非常不易,需要有長達1年的症狀表現,很容易讓患者及身邊的人輕忽。

 

對於「網路遊戲障礙症」治療,除了視生理功能進行藥物治療外,也會合併認知行為治療;讓患者了解應該扮演的社會角色及分析情緒失控來源,並協助患者學習時間管理(Time)、情緒管理(Emotion)及聯盟管理(Alliance)等技巧,簡稱「TEA管控原則」。

 

除此之外,也會誘導患者尋找替代的興趣,例如出外走走、跟朋友聊天、或聽音樂等,也可透過家庭心理會談,共同面對問題及了解彼此想法,指導家長溝通技巧,多使用三明治表達法,「肯定」、「提醒」、「鼓勵」,提升親子溝通效果,讓家庭更和樂共處。

 

楊聰財提醒,臨床上觀察到不只是孩子在網路遊戲出現過度依賴問題,近來網路社群、論壇及大量免費影片和戲劇也讓社會大眾的依賴性愈來愈高,寒假及春節連續假期期間,除了要注意家中青少年使用網路遊戲的時間外,上班族也不要一直上網,盡量抽空外出走走或培養戶外活動興趣,避免現代3C文明病上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尿尿滴滴答答尿不乾淨,許多中老年人都有排尿不順的困擾,通常會以為是良性的攝護腺肥大問題,其實,據統計,國內每年有逾4000人罹患攝護腺癌,初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類似,很容易被忽略,半數罹癌者診斷時已進入晚期。醫師建議,50歲以上有排尿困難的男性,每年應定期做肛門指診及P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天氣真的好熱,許多民眾都喜歡躲在冷氣房;小心,若又一直緊盯3C產品,恐怕讓乾眼症找上門;嘉義長庚醫院藥師戴俊典指出,出現乾眼症,主要是因為淚液分泌不足或淚水蒸發過快所造成,可透過中藥茶飲來舒緩。想要改善乾眼症,其實可選用合適的人工淚液,有效紓緩症狀;戴俊典說,其實當長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3歲謝同學目前將升國二,國小時是網球校隊,卻在一次心臟病篩檢中發現罹患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最後透過心導管手術治療,不僅恢復順利,還成功考取國中體育班,推翻過去心臟病兒童,給人體弱的印象。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主任鄭敬楓表示,心房中膈缺損是最常見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之一,許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47歲男性,左耳出現疼痛、搔癢等症狀,就醫後,醫師透過耳鏡檢查,發現患者耳內有異物出現,利用攝子取出後,原來是一隻約2公分的小海星所導致;開業診所醫師吳柏蒼指出,幸好小海星剛好卡在患者耳道,加上耳屎卡在外耳道的中段,才沒有流到外耳道深處,若是傷到中耳耳膜,恐怕造成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