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的免疫力從健康生活習慣累積!

孩子的免疫力從健康生活習慣累積!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家中寶寶時常感冒發燒,爸媽擔心寶寶的免疫力是否不佳,才會讓病原體有機可乘?事實上,寶寶在3個月大之前,有媽咪留下來的抗體保護,但等到4個月之後,從母體接受到的抗體逐漸消失,且自己本身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果這時候又常接觸人群,或外界較為不潔,病原體自然會接近,容易感冒發燒。

隨著年紀增、疾病刺激 抗體也增加

怎麼樣才算時常生病,怎麼樣又稱為免疫力不佳,是否有其評斷的標準呢?根據統計,一般正常的2~3歲小孩,每年生病約10次以內,隨著年紀增加,疾病一再刺激,體內抗體逐漸增加,免疫力逐漸增強,長到5~6歲時,每年大約生病約1~2次。

多喝水常運動 確保循環通暢

任何生物要長得強壯,一定要有好的營養,好環境。免疫系統運作,也是如此。血液淋巴循環,是把身體的護衛隊送到每一個地區去維持治安的通路,多喝水,常運動,確保循環運行通暢,免疫機動反應當然好。

從每次的感染累積不同抗體

充實軍備,累積抗體,也是增強抵抗力的方法。家長常抱怨,自從孩子上幼稚園以後,感冒頻頻。其實輕微感染,是給免疫系統擴充軍備的機會。現代家庭,孩子數目少,環境單純,上學之後接觸其他兒童,交換不同的病原,每一次感染就多存一些不同種類的抗體,一段時間之後,自然少生病了。

補充益菌有益消化及免疫

清潔自然的環境,讓我們感到舒服,身體的內在環境也應該如此。我們的血液因為有免疫系統把關,所以是無菌的,但是消化系統是半開放的環境,每天接受外來的食物飲水,因此,腸道鋪了一層地毯來隔離有害物質,這層地毯是腸黏膜。它的表面覆蓋與我們共生,無害的微生物,稱為正常細菌叢。其中有些菌種甚至有益消化和免疫作用,就稱為益菌。健康食品當中,有相當比例是利於益菌生長的營養素,例如寡糖,或者直接是益菌粉末。只要有利內在生態平衡的產品,至少是無害的,選擇的重點在益菌的含量和菌種。

生活習慣健康 自然遠離疾病

健康來自信念,落實在生活習慣。貫徹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潔淨環境來促進健康,相信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更遠離疾病的煩憂,健康快樂地長大。(文章提供/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鄭清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1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鼓勵切除乳房的乳癌病友積極接受乳房重建,及減輕自費使用HER2標靶藥物者的經濟負擔,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宣布,今年共提供400萬元急難救助補助,預估可補助95名癌友。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近年持續蟬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將近2千名婦女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經建會統計,至2020年,全台灣50歲以上的熟年及65歲以上的銀髮人口,將超過912萬人,占總人口比率高達4成。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指出,以國內目前平均退休年齡61歲估算,目前約有330萬退休人口,未來20年內,退休人口數將呈現2倍以上的增幅,達770萬。工研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眼睛不免乾燥、搔癢,許多人會點人工淚液滋潤。不過,眼科醫師提醒,最好避免戴著隱形眼鏡點人工淚液,尤其瓶裝的人工淚液都含有防腐劑成分,防腐劑會附著於隱形眼鏡上,長時間接觸眼球表面,恐造成角膜潰瘍。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常會在配戴隱形眼鏡時,又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在心臟手術中,傳統冠動脈繞道手術已經被執行五十年,多項大型研究指出,這類手術在死亡率和復發率等,都優於目前的冠動脈氣球擴張及支架植入手術。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鄭伯智表示,目前以達文西內視鏡冠動脈繞道手術,擁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等優點,為患者帶來福音。鄭伯智主任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