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青春期晚來! 可能是大腦未啟動「性荷爾蒙」運作

孩子青春期晚來! 可能是大腦未啟動「性荷爾蒙」運作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在身體或心理上,青春期是小孩轉大人的過度期,不論男女第二性徵都會開始出現,若青春期發育遲緩,則第二性徵的跡象就會較慢出現,日本昭和大學橫濱市北部醫院婦產科教授長塚正晃提醒,青春期發育雖然有個人差異,但如果有所擔心,最好到醫院就醫檢查,確認青春期遲緩背後真正的原因。


男孩14歲、女孩13歲身體沒有變化跡象 可能青春期發育遲緩


如果身高比別人矮,最好先就醫檢查,原則上男孩11歲左右睪丸會開始變大,生殖器開始轉向成熟,陰毛跟著開始出現,聲音也會有所改變;女孩則在10歲左右乳房發育,陰毛陸續長出,第一次月經來到。假使男孩在13至14歲,女孩在12至13歲第二性徵都還未出現,就稱之為「青春期發育遲緩」。


大腦發不出性器官發育訊號 遺傳、甲狀腺疾病、腦部腫瘤是常見原因


第二性徵發育由腦下垂體發出訊號,分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讓卵巢與精囊開始工作,讓性荷爾蒙開始作用,不論男孩與女孩身高都會快速成長。現今在意孩子身高不夠的家長越來越多,開始尋求醫學協助,希望能找到原因,確認小孩青春期晚到的原因,是否能協助解決問題。


長塚正晃說明,青春期遲緩首先最常見原因,是性荷爾蒙分泌量不足,可能與體質與遺傳有關,大約男性占63%、女性占30%。臨床上常見的還有,甲狀腺疾病或腦部腫瘤等問題,都可能讓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讓睪丸或卵巢發育受到影響。


基因異常與性器官功能不全 也會阻礙青春期發育


青春期遲緩另外常見原因,包含透納氏症(Turner syndrome)、放化療,睪丸與卵巢功能不全,讓荷爾蒙分泌異常;檢查青春期遲緩時,會藉由問診確認家族狀況,利用身高與體重下確認身長曲線,也會抽血檢驗各項荷爾蒙,特別是性荷爾蒙數值,也會用X光或電腦斷層確認骨齡與腦部腫瘤


長塚正晃提醒,因為關係到孩子將來,如果發生青春期遲緩,仔細把問題找出來,確認原因就非常重要,身體器官上沒有異常,在仔細觀察下,定期使用適量性賀爾蒙,就能夠促發出第二性徵。如果覺得孩子有可能是第二性徵發育遲緩,建議家長應該到醫療院所進一步仔細檢查確認。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登記疫苗了嗎? 疫苗預約平台操作常見問答集懶人包
▸接種莫德納疫苗打針處可吸金屬物 真能成「萬磁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冬天進補就愛吃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小心「血濁」發生血管阻塞,塞在心臟就是心肌梗塞,塞在腦部就是腦中風,甚至塞在眼睛形成眼中風。尤其是銀髮族要保護眼睛,才不會視茫茫,也能避開因眼中風日後演變成腦中風的風險。眼科醫師表示,眼中風又分為「眼梗塞」、「眼出血」,從三高病史可分辨罹患的是哪一種風險。而預防...

閱讀詳情 »

發現「無痛性血尿」,快就醫!一名年約80歲的林姓阿嬤,莫名血尿持續半年,且合併頻尿、尿不乾淨、解尿時有痠痛感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膀胱有一顆約4公分大小的腫瘤,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盆腔淋巴組織,確診為第4期膀胱癌。幸好,阿嬤接受免疫治療的成效良好,治療迄今接近1年半,腫瘤幾乎消失看不見,恢復良好的健康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隨著醫學進展,許多癌症患者多想嘗試新型療法,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肺癌團隊負責人夏德椿醫師說明,事實上,面對癌症,「化學治療」仍然是相當有效的方式,癌友們應該與充分醫師溝通,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而非一味追求新療法。他說明,如今的化療已不像過去,民眾必經掉髮、嚴重噁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老人家常反覆暈眩、耳鳴,甚至走路不穩,增加跌倒受傷的風險,進而被告知有「內耳不平衡」。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強調,「內耳不平衡」指發生眩暈的現象,常見致病原因有耳石脫落、前庭神經發炎和美尼爾氏症,找出根本原因,才能適當治療。耳石脫落可改善 前庭神經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