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迷思! 肺癌化療副作用降低

破除迷思! 肺癌化療副作用降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隨著醫學進展,許多癌症患者多想嘗試新型療法,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肺癌團隊負責人夏德椿醫師說明,事實上,面對癌症,「化學治療」仍然是相當有效的方式,癌友們應該與充分醫師溝通,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而非一味追求新療法。他說明,如今的化療已不像過去,民眾必經掉髮、嚴重噁心、嘔吐等嚴重副作用之苦,隨著醫學科技的進展,在預防及改善治療副作用上的藥物已有卓越發展,肺癌患者可不用再心懷恐懼、抗拒治療,實際上「治療」不但助於緩解病情惡化,也有機會將癌症變成慢性病。

選用毒性較低的新一代化療 爭取治療機會

對於現今醫學發展完善的化療技術,許多患者透過組合治療的方式,增加腫瘤控制時間,並延長存活期。夏德椿指出,過去患者接受化療時程有限,至多 6 個療程即為上限,但現在新一代治療,除了 4 到 6 個標準化療療程外,還能持續使用毒性較低的化療做為維持治療,甚至在夏德椿經手的診療案例中,更有使用超過 100 次化療療程的維持治療患者。除此之外也有患者將化療加上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以增加治療反應率、延長存活期,顯示出化療藥物的重要角色,具有相當意義。

「肺癌多專科團隊」 「一條鞭」模式助抗癌

為了給予癌友全面照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發展「肺癌多專科團隊」,藉由「一條鞭」模式,串聯各科醫師並舉辦相關衛教活動,協助癌友填寫個人治療手冊,不僅協助癌友面對疾病,也提升生活品質。團隊的最大特色除了有多元全球臨床試驗,能夠針對病人不同狀況,給予患者更多的治療機會外;同時藉由強大的中醫團隊背景,除了西醫診療外,加入中醫師共同評估、了解處方;再集結院內各科專業醫師,定期討論各案例,以中西醫雙向團隊共同協助患者對抗肺癌。

破除化療迷思 積極面對疾病

抗癌之路艱辛,許多癌友面對化療常感到害怕卻步,夏德椿再次提醒,現行的化療方式已經大幅降低毒副作用,更有良好配套措施,能緩解各種不適。呼籲癌友務必就醫並聽從醫囑,積極面對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日之計在於晨,而早餐扮演著為整天精神「打地基」的重要角色,但依據調查,台灣有一半學童選擇熱狗、雞塊、甜甜圈等油糖鹽三高的NG早餐,不但增加腸胃負擔、上課時容易昏昏欲睡,更埋下往後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常見的培根、蔥抓餅、肉鬆、丹麥類麵包等,都是看似豐富實則傷害健康的NG食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想要讓寶寶健康成長,寶寶的腸胃道就一定要顧好!根據研究顯示,母乳中所含有的棕櫚酸為β型棕櫚酸,在嬰兒體內容易被吸收利用,對於小兒腸道大有幫助;小兒科醫師建議,母乳是寶寶最佳營養來源,如果要用配方奶粉,則最好是選擇含有β型棕櫚酸的奶粉,才能使寶寶腸胃更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雙薪家庭時代,家中若有人生病需要照顧,家屬常常面臨蠟燭兩頭燒的窘境。現在,中期照顧病房可代替忙得脫不了身的家屬,以專業醫療團隊做個別化服務,陪伴急性後的腦中風、腦部外傷、脊髓損傷及骨科手術後等具有復健潛能的患者,安心走過復健之路。豐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李福春說明,中期照護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出巡即將在清明節後起駕!根據光田醫院統計,每年大甲媽祖出巡,遶境民眾常有許多健康出問題的情形發生,最常見的就是腳起水泡,其次依序還有感冒、腸胃炎、外傷、挫傷及中暑等;醫師提醒,想要跟隨遶境民眾,可得要注意自己的健康,才能安全為媽祖護駕。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即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