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齒歪、營養不良 多是乳牙期清潔不徹底

孩子齒歪 營養不良 多是乳牙期清潔不徹底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新手爸媽們以為寶寶沒長牙,就不用清潔牙齒。但許多研究指出,寶寶乳牙期若是沒有徹底清潔而導致蛀牙,帶來的不只是牙齒痛,還可能導致寶寶體重過輕、營養不良,甚至影響日後咀嚼、發音功能與外型美觀。 寶寶沒有牙齒,為什麼需要清潔口腔?兒童牙科醫學會專科醫師林孝禺醫師表示,未萌牙的寶寶雖然沒有牙齒,但只要有進食、喝奶,口腔黏膜中就會產生細菌,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後,細菌就開始附著在牙齒各處。因此,寶寶口腔的清潔和長牙與否無關,關鍵在於細菌在口腔恣意孳生,若是不徹底清潔,則會影響日後恆牙的生長。 此外,許多新手爸媽以為,寶寶總有一天會長出恆齒,乳牙生長只是過渡期,等到孩子開始換恆齒在清潔即可,甚至有此一說「乳牙不蛀、恆齒不來」。對此,林孝禺醫師解釋,乳牙健康是寶寶恆齒的基礎,若是不好好照護,可能會影響恆齒的齒列整齊,孩子發音、咀嚼與美觀都會受到影響,還可能拒絕進食而營養不良,導致生長障礙。 林孝禺醫師強調,當寶寶開始進食的第一天開始,爸媽們就應替寶寶照護好牙齒。原則上,在長出乳牙、吃副食品之前,爸媽們可使用紗布毛巾沾開水,而長牙後就應使用嬰兒牙刷,替寶寶清潔口腔。醫師提醒,若是爸媽疏於照護寶寶口腔衛生的話,讓細菌強韌地附著在齒面上,導致寶寶蛀牙,成為「高蛀牙率寶寶」! 所謂高蛀牙率寶寶,即指寶寶的蛀牙數比年紀還多,如寶寶兩歲,卻有三顆蛀牙,比年紀多「一」以上,就是高蛀牙率寶寶。因此,使孩子喜愛刷牙、避免蛀牙,便成了爸媽課題。醫師進一步解釋,要避免蛀牙上身,使用的牙膏含氟量是關鍵! 林孝禺醫師指出,台灣寶寶普遍蛀牙率比歐美國家高,因歐美國家飲用水中含氟,台灣則無。因此,寶寶的乳牙清潔變得更重要,除了每日清潔口腔,父母也選用可吞食的牙膏,且溫和誘導寶寶接受刷牙。醫師建議,可把刷牙當作日常活動之一,以遊戲的方式,定時定點的進行,此外,爸媽不應依屈服於孩子的脾氣,不建議想刷才刷,應養成習慣。 醫師也提供新手爸媽小秘訣,刷牙時,盡量選擇在明亮、乾淨處進行,爸媽才能看到口腔整體的狀況,可讓孩子躺在爸媽懷裡或沙發上等寶寶舒服的姿勢。避免夜奶,若是寶寶不喝奶睡不著的話,爸媽可試著在奶瓶中裝水,避免寶寶喝奶,再次讓奶在口中發酵。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36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肺癌排名臺灣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一位。為了讓病患能快速回復生活,花蓮慈濟醫院2016年9月開始採用「單孔胸腔內視鏡」進行胸腔手術,避免了手術中肋間神經受損導致術後胸部的麻木感,減少出血量與疼痛感,讓病人可以快速回復手術前正常的生活功能,並在2018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受訪者:安美得 董事長 王耀乾起心動念是一片水膠。癌症病人的腫瘤傷口,是非常不好照護的。我們發現這個產品貼在腫瘤傷口上,跟紗布比起來,差太多了,應該要確實為了病人,把它開發出來。醫療一直在進步,為什麼在傷口照護,一直沒有人員或是生技公司願意去開發一個好的東西,讓病人在換...

閱讀詳情 »

失智症不是年長者的專利,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下,罹患年輕型失智者約1.2萬人,由於初期症狀不同於老年失智,患者經常被當成憂鬱症、躁症,或以為僅是情緒暴躁、行為異常,使得家人容易輕忽,導致病情延宕。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醫師指出,臨床上,65歲以下確診為失智症的病人即為年輕型失智症;目前全台灣...

閱讀詳情 »

寶寶頭頂長「乳痂」怎麼辦?醫師指出,寶寶頭上長黃色或褐色的皮垢,是嬰兒的「脂漏性皮膚炎」作祟,又稱為「嬰兒乳痂」,多發生在嬰兒出生後2周到半年之間,有些則會長達1年,新手爸媽應謹記4原則,千萬不可輕忽治療。 賴以修醫師(如圖)表示,嬰兒乳痂,就是嬰孩的脂漏性皮膚炎,3個月以內的寶寶特別容易發生。(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