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孩童視力怎麼救? 專家:從控制3C使用做起

  全球即將面臨新一波5G超高速行動網路衝擊,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說,除了電腦、電視,就連觸控式智慧型手機跟平板都已經與生活密不可分。但過度使用容易造成視力損害,「何時能讓孩子接觸3C產品」已成為家長的一大難題。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除了嬰幼兒不該接觸3C產品,就連青少年都應設定3C產品的使用界線,才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新世代父母該如何拿捏孩子接觸科技產品?過早接觸怕造成小朋友近視、認知與社交技巧降低或接收不良的價值觀,更甚者過度沉迷影響課業與健康;但若一味禁止,又擔心孩子無法透過現代科技幫助學習,未來將不易在這個高度科技化的社會生存。對此,2016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匯集各方專家意見,提出了兒童、青少年該如何使用3C電子媒體的建議。

  首先是1.5歲以下嬰幼兒,由於眼球及腦部還未發育成熟,應避免使用3C產品。中壢双眼明眼科診所院長張鈞凱指出,幼兒2歲前是手眼發展的年齡,包括認知、語言、運動與社交情緒技巧,都無法藉由單方面接觸電子媒體學習,必須在1.5歲之後才能開始,同時大人要篩選優質節目並陪同觀看,從旁以幼兒能理解的方式,重新解說節目內容,幫助幼兒吸收。

  至於2至5歲兒童,建議每天接觸電子媒體的上限為1小時,長輩仍須陪同觀看並教導。研究顯示,幼兒使用電子媒體時間過長易造成肥胖、睡眠減少,影響認知、語言、社交與情緒控制。張鈞凱醫師表示,有些父母或照顧者常使用手機、平板當作安撫小朋友情緒的工具,雖然短期有效,但長期下來反而會妨礙幼兒學習情緒調節與自我控制的機會。

  而6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建議每日以不超過2小時為宜,此外還需限定使用的時間、地點與內容,讓孩子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取得平衡,不可壓縮到學習、吃飯、運動與睡眠的時間。尤其睡前1小時切勿使用,以免螢幕藍光影響體內褪黑激素分泌,干擾睡眠品質。

  專家建議在家中設置「3C禁區」,全家約法三章,在這個區域中禁止使用任何3C產品,最重要的是大人必須以身作則,在小孩面前克制自己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的頻率,同時一定要跟其他照顧者,如祖父母等事先溝通好,全家共同遵守一致的電子媒體使用標準,才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張鈞凱醫師認為,家長是小孩最好的榜樣,需要扛起擔任3C媒體領航人的責任,除了教導孩子使用網路該具備的禮節與隱私、個資等自我保護之外,適時地放下手機或電視遙控器,好好陪伴孩子運動、玩遊戲,聊聊學校發生的各種趣事。這樣不但能減少孩子因接觸3C產品引發近視的機率,也可促進小朋友身心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相關推薦

屏東縣今日無新增COVID-19個案,連續10天「+0」,不過一名彰化縣確診者7月9日曾到屏東。屏東縣長潘孟安公布足跡,包含屏東火車站、機車出租行、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彩虹果汁攤。潘孟安表示,已針對足跡清潔消毒,並匡列6人隔離採檢。彰化今日新增確診案15479,該案7月9日曾到屏東縣出差,潘孟安公布個...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9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指揮中8日宣布心延長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26日,並自7月13日起適度鬆綁部分措施。有關7月26日中央若開放餐飲內用新北市是否會跟進,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這10天每天都...

閱讀詳情 »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今(16)日開打第九類、第十類AZ疫苗,第二輪完成預約人數約為94萬人。一早就可以看到許多民眾在預約的時間時到接種站進行施打,相當踴躍。現場民眾也表示,因為希望可以趕快打到疫苗,所以沒有挑選廠牌。「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日前上線,根據指揮中心日前宣布,...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趨緩,但北市仍占全國本土確診數最多的城市,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在6/16表示,給他一個月時間,7/15是決戰日,透過「精準疫調」能戰勝疫情。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早在臉書透露,今下午指揮中心公布的數字,就會知道柯文哲「戰敗了!」。全國疫情趨緩中,但北市疫情仍屬全國最嚴峻,昨日增9例確診。柯文哲曾在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