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春季氣候多變化 中醫養生講求3大重點

  雖然氣候變遷,但地球運轉依然4時不同,臺中慈濟醫院藥學部中藥局藥師胡仁珍提醒,要學習順應4時氣候變化,放鬆心情並適時運用茶飲養生,從作息、運動與飲食3管齊下,可以避免或減輕許多疾病發生。

  春季3個月從農曆立春開始,經雨水、驚蜇、春分、清明、榖雨共計6個節氣,介於陽曆2到4月間。春分已經是第4個節氣,胡仁珍藥師說明,藥理上在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體也應順應季節,使機體與外界相統一。臺灣春季氣候變化非常大,一下寒冷一下溫暖,人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就下降。建議民眾可以從作息、運動與飲食3管齊下,提升自己因應氣候變化能力。

  胡仁珍藥師提醒,除了自己也要關心長輩,春季時不宜太早換掉厚衣服;儘量早睡早起,上午太陽出來以後可以適當室外活動,舒展筋骨。運動時,以春季踏青的方式安排,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極,可以在緩和中幫助身體適應春天節奏。

  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界屬性,春季屬木;人的身體五行,肝也屬木。中醫藥界也習慣在春季養肝護肝。「中醫理論體系,4時之令在春為生,肝主疏泄,為將軍之官,喜條達而惡抑鬱,怒則傷肝,所以養肝最重要的是調暢情志和氣機。」,胡仁珍解釋,調暢情志重點是保持精神愉悅,不宜抑鬱或發怒,盡量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保持樂觀心情,讓肝臟達到氣機的調達。

  胡任珍表示,人體新陳代謝從春季開始旺盛,飲食最好選用平、甘、微溫的品項,避免吃油膩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飲食過量、缺少維生素B是引起春天發睏的原因之一。春天肝旺的時候,多吃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所以要多吃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山藥、薏仁、紅棗、木耳等。

  胡仁珍藥師也提供符合春季飲食的2種茶飲配方,民眾可以自己在家製作調養生息。玫瑰洋參枸杞茶材料為玫瑰花瓣12朵、西洋參3錢、枸杞子3錢,作法是先將1公升生水煮沸,加上玫瑰花、西洋參與枸杞子一起煮5分鐘即可,有理氣解鬱、活血散瘀,達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

  悅梅飲的材料為烏梅4錢、山楂1錢、洛神花4錢、桂花2錢、紫蘇1錢、陳皮1錢、甘草1錢,作法是材料加兩公升水煮沸後,約1小時關火,起鍋前依個人喜好酌加冰糖飲用,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

相關推薦

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傷口感染的問題,來看看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比較容易有感染風險呢?  1. 抵抗力低落者:由於蜂窩性組織炎是起因於病菌在傷口上的感染發炎,因此,若患有糖尿病、痛風、肝功能不良,或是年長者、嬰幼兒等,因抵抗力較弱,較容易因感染出現蜂窩性組織炎問題。 2. 有開放性傷口者:外傷,是造成細菌...

閱讀詳情 »

via 食物放置的時間久了難免會發生霉變。食物霉變也就是食物霉爛變質,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致命的傷害。 近幾年,肝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一般情況下,肝癌的發生跟日常飲食脫不了關係,比如,長期食用保存時間過長或者發霉變質的食物就容...

閱讀詳情 »

via 對於女性來說,長痤瘡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為了幫助女性清除面部的痤瘡,日本美容健康網站“Ranger”最近撰文介紹了可治療痤瘡的4個飲食療法,這些飲食療法是: 1.對症吃飯 日本的研究人員指出,人們可根據痤瘡的生長位置大致判斷出身體相應部位的健康狀況,進而&ldqu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