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誤食事件 除窒息風險更有中毒危機

孩童誤食事件 除窒息風險更有中毒危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6 歲前的孩子部分因為口腔期或是好奇心旺盛,常將不可食用的物品塞入口中,對此,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任謝如浩提醒,孩童誤食異物的事件除了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外,亦可能因為有害物質透過消化道被吸收,引發中毒現象,呼籲父母務必留意。

看得到的都要吃 1 歲前口腔期須留心

根據統計,最常發生孩童誤食事件的場所即為家中,許多父母常忽視的物品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若是家中孩子適逢 1 歲前的口腔期,更會因為需要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的滿足,而將視線所及的物件都放入口中。除了細小物品可能會造成窒息外,部分對成人無害的藥品,或是清潔劑、殺蟲劑這類危險物質,都會造成孩童中毒。

誤食情況多 呼吸道、消化道皆有危機

謝如浩醫師說明,幼童誤食狀況,可依據異物的特性及位置分類為:異物在呼吸道、吞食可經由消化道吸收的物質、吞食消化道不可吸收的物質材料;其中異物在呼吸道的情形最為常見,任何小型物品,例如小裝飾物、彈珠、花生米、果核等,都可能嗆入氣管,略大體積物恐導致立即窒息;小型異物會更深入肺部導致肺炎、肺氣腫或肺塌陷。

另外,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統計顯示,6 歲以下兒童因為吞食可經由消化道吸收物質而中毒的案例中,以藥物的 36% 佔比最高,其次則是物質材料、環境用藥、美容化妝用品及清潔用品等,若不慎中毒,影響恐及成人發展,因此務必注意每次清潔後都要收拾妥當,以防孩子接觸。

除了小物品對呼吸道的影響,魚刺、雞骨碎片、髮夾、別針、玩具或其他物品碎片,易進入消化道,形成穿刺性傷害,不同於呼吸問題,消化道黏膜損傷也恐危及生命。

有異狀務必就醫 詳細告知誤食情形利診療

謝醫師提醒,若是遇上孩童誤食情形,不論誤食物件為何,都要儘量將殘餘的部分提供醫護人員參考,特別是藥物包裝與說明書須盡可能備妥,用以提供正確藥名或中毒處理方法。另外誤食的份量、經過時間及孩童情況都要與醫師說明清楚,使醫護人員可以充分掌握狀況,進行最有效診療。

【延伸閱讀】哎呀,不小心! 新型事後避孕藥成最後防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有用藥過敏的經驗嗎?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藥害救濟基金會進行的民調及諮詢專線顯示,9成民眾期待醫療專業人員主動提醒並告知,服藥後可能會有不良反應情形,部分民眾也認為凡依照醫囑正確使用政府核准且合法的藥品,不會出現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不過當有不良反應時,食藥署呼籲民眾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出現!近期疫情全球大流行,海外遊學生及返台旅客人數大幅增加,登革熱境外移入的風險增加。近期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仍頻傳登革熱疫情,台灣近期也出現來自東南亞國家感染的登革熱病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務必做好防蚊措施,減少非必要之旅遊以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日新增53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4,958例(含63,587例排除),其中438例確診,分別為34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34人解除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打亂許多人的生活、工作,不少家庭的生計受衝擊,連帶也影響公益團體的勸募。友華生技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幫助台灣社會一起抗疫,捐出奶粉、營養補充品以及嬰幼兒清潔用品等物資,給家扶基金會全台八個中心,轉贈給有需要的弱勢家庭。新冠肺炎影響層面廣 社福團體物資勸募受影響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