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痛合併後腦痛、脖子僵硬…小心顱內低壓嚴重恐昏迷

發生車禍撞傷腦部,造成腦水腫、腦出血,最擔心顱內高壓,可能陷入昏迷或腦死。但是,你知道嗎?顱內低壓和顱內高壓一樣危險,尤其當頭痛時合併出現脖子僵硬、後腦痛、聽覺受損、無力、癲癇等症狀,即可能為顱內低壓所致,應盡速就醫!

頭痛合併後腦痛 脖子僵硬…小心顱內低壓嚴重恐昏迷

亞大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指出顱內低壓位置。(圖片提供/亞大醫院)

1名63歲賴先生1個多月來為頭痛所苦,合併耳鳴與頸部僵硬,嚴重時只要一起身,就會感到劇烈頭痛,躺臥時便會緩解,患者判斷力和記憶力都出現異常而就診。亞大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指出,檢查發現其左側硬腦膜下積液、右側硬腦膜下血腫併中線位移,確診為「顱內低壓症候群」。經安排腰椎自體血液補片,搭配神經外科腦血腫引流,術後患者頭痛與認知症狀便立即改善。

顱內低壓症候群患者,常會出現硬腦膜下血腫

亞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指出,「顱內低壓症候群」是因腦脊髓液滲漏,導致顱內壓力不足,若滲漏處在脊椎,因為脊髓腔內壓力較顱內更低,會導致顱內腔與脊髓腔間的壓力差,經常在患者坐起或站立時,因脊髓腔壓支撐力不足而讓顱底下沉牽引,感到頸部僵硬, 頭痛頭暈、耳鳴、畏光和嘔吐等症狀。約有五分之一的顱內低壓症候群患者會出現硬腦膜下血腫,原因可歸類為脊椎手術、腦脊髓液引流管,和自發性腦脊髓液滲漏等三類,有少數患者會出現腦靜脈栓塞,這些嚴重的併發症有可能導致昏迷不醒。

頭痛合併後腦痛 脖子僵硬…小心顱內低壓嚴重恐昏迷

若頭痛時合併出現脖子僵硬等症狀,一定要赴醫檢查。(圖非當事人)(圖片提供/亞大醫院)

腦脊髓液為什麼會滲漏?這些危險因子要知道

腦脊髓液為什麼會滲漏?腦脊髓液在腦硬膜和脊椎硬膜下,包覆於腦部和脊髓,提供緩衝和保護作用,但有些人先天脊椎硬膜薄弱或結締組織病變、關節活動過度等,加上過度用力,如嚴重咳嗽、便祕用力、搬重物或輕微外傷,造成局部脊椎硬膜破裂,使腦脊髓液滲漏。

提醒,顱內低壓與顱內高壓一樣危險,若頭痛時合併出現脖子僵硬、後腦痛、聽覺受損、無力、癲癇等症狀,則可能為顱內低壓所致,應盡速就醫,搭配藥物、手術或醫材等多種方式,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748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牙齒向來健康的50多歲江女士,日前連日高溫,耐不住酷熱,冰飲不斷,也因天熱食欲不佳而吃了不少甜食,因而牙齦腫起來,求診於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問診把脈後,徐培珊醫師發現江女士有胃濕熱、氣血不順狀況,以針灸及中藥調理,並配合飲食、生活作息改變後,氣血順暢,濕熱及腫脹消除。...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9月號)「幹細胞治療」在全球的法規與治療準則目前仍未明朗,不過早在10年前就已經轟動全球的臍帶血儲存計畫,就已經預告了運用幹細胞來治療疾病的時代終將來臨。經過了近30年的蓬勃發展與研究,「幹細胞儲存」,已經不是一個噱頭或是夢,而是以自身預防保健作為主要訴求的必要「投資」!自己儲存下來的計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0歲的邱先生,體重110公斤,BMI值高達37,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因無法配合醫囑配戴正壓呼吸輔助器,而選擇減重手術。台北慈濟醫院健康體位管理中心醫師張健輝為邱先生做各項評估,並討論治療方式後,選擇「胃袖狀切除術」為邱先生減重。 切除部分的胃 達減重效果 胃袖狀切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受傷之後,最重要的是傷口的清潔,所以通常先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然而,以前觀念是傷口的清潔和消毒都以優碘溶液為主,但研究發現任何消毒劑(包括優碘)都有細胞毒性,會傷害正常組織生長。因此,現在的觀念是,若不是很髒的傷口(例如剖腹產傷口),則不需要用優碘消毒,可以使用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