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關節痛不一定是生長痛 當心特發性關節炎

孩童關節痛不一定是生長痛 當心特發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正值成長發育的孩子,可能常常喊著關節痛;但有一名男童,關節疼痛長達數個月之久,就醫時已全身僵硬,活像個機器人,確診為特發性關節炎,所幸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症狀才逐漸好轉。

好發於16歲以下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指出,特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於16歲以下兒童,初期症狀有關節處的紅腫熱痛,未及時治療恐造成關節變形、長短腳,甚至殘廢。

關節炎與生長痛有別

許多家長常分不清楚關節炎或生長痛。葉國偉主任表示,一般來說關節炎的疼痛多發生在膝關節、腳踝、手腕或手指關節,可能長達數星期之久;而生長痛則在下肢部位,如大腿前側、小腿後側,以及膝蓋後方,疼痛不會超過12小時。

疼痛逾6周應就醫

葉國偉主任強調,一旦孩子有關節腫痛問題,超過6星期以上,最好立即至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檢查,目前有生物製劑治療可有效緩解病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起床後90分鐘內吃完早餐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早上起床90分鐘之後才吃早餐的人,肥胖機率會增加50%。這會直接導致因腸癌、膀胱癌和肝癌死亡的危險增加。因此,早餐一定要在起床後90分鐘內吃完。   2、不帶病工作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生病後仍堅持工作的人,比在家好好休息的人,在...

閱讀詳情 »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當人們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時,即是中醫所說的“上火”。上火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廣義的症狀,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乾等症狀,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黃痰等症狀...

閱讀詳情 »

中醫病名 眩暈,虛勞,萎黃,勞黃。 西醫病名 鐵質缺乏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葉酸缺乏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鐮刀狀紅血球貧血,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 適合吃的水果 龍眼肉、櫻桃、桑椹、紅棗、桃子、葡萄。 病因 貧血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其一為紅血球遭受破壞或喪失過多所致,如因外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