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生族暑期狂熬夜 日夜顛倒眩暈來敲門

學生族暑期狂熬夜 日夜顛倒眩暈來敲門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別以為年輕就可糟蹋身體!暑假期間,不少學生天天熬夜玩遊戲或追劇到凌晨,白天才補眠狂睡。日前就有1名20歲大學生因為日夜顛倒而導致頭暈,嚴重到站不穩甚至出現噁心症狀,趕緊就醫後才驚覺眩暈症上身。

 

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漸漸與年紀無關,只要有壓力、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皆會造成眩暈。眩暈發生成因不只因為老化,也與生活作息密切相關,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若長期熬夜、日夜顛倒也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而使眩暈找上門,而這類型病因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眩暈是由人體平衡的內耳問題引起,與內淋巴分泌異常有關。李宏信指出,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所致,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造成阻塞而血流不通,加上生活壓力會使內耳血管過度收縮,導致血流不暢,進而造成組織缺血而壞死,最終內耳神經萎縮,出現眩暈症狀。

 

頭暈與眩暈的差別在於症狀表現不同,頭暈時只要稍作休息或補充睡眠即可緩解;眩暈則是會出現天旋地轉、難以站立的症狀,嚴重甚至會伴隨噁心、嘔吐、耳鳴等反應,此時就應積極就醫處理,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期。

 

眩暈症治療多以增加血液循環、神經滋養為主,透過能增加血液循環的藥物,來提升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及其所需養分及氧氣,促使內耳神經及生理功能恢復。病症嚴重者,則會輔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鹽份及水分,用以降低內耳壓力,隨後再增加血液循環藥物,提升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而改善內耳生理功能。

 

李宏信強調,一般而言眩暈患者只要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都能得到改善,以達到治療目的,因此患者遵照醫囑耐心服藥是相當重要的。當發作或有發作傾向時,宜保持身體平穩,頭部轉動不要太快,避免釀成急性發作而難受,飲食方面應注重低鹽且不宜飲酒及高膽固醇等。

 

預防和控制眩暈的最好辦法就是改善生活習慣及飲食。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建議,除了規律作息不熬夜,避免過勞緊張,眩暈患者應奉行低鹽、低糖、低膽固醇的清淡飲食並戒除菸酒,重口味飲食易引發水腫,菸酒和咖啡也易讓血管彈性變差,進而加重眩暈狀況。眩暈發作後應遵照醫囑按時服藥,持續耐心治療,如此才能全面完整治癒,避免眩暈症再度發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每年的9月是墮胎高峰,因為有不少年輕人在暑假期間,因為一時「性起」而偷嚐禁果,在沒有避孕措施下,一不小心就懷孕了,因而在慌亂之下,而去選擇墮胎。其實,目前也有事後避孕藥能夠預防懷孕,可以做為最後防線。在暑假期間,年輕男女出遊機會增加,若是沒有做好事前避孕,或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推動全民健康生活文化,「第11屆台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於今日起一連四天,在世貿一館舉辦,此次展覽是以「科技智能、創新體驗」為核心精神,結合最新健康產業科技趨勢,整合產業資源、滿足分眾族群為策展方向;展會打造了六大展區,包含「食在健康區」、「穿戴健康區」、「居住健康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現今科技深植你我生活,不只家長重視學齡兒童是否用眼過度,長期坐在電腦前的工作者,以及長時間使用3C產品、易接觸到藍光的族群,也格外需要注意自身是否有不良用眼習慣。「藍光、眩光、頻閃」三問題 嚴重恐致眼病變據最新研究統計,國內近視人口比例高達43%,意即將近1000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20多歲的小芬,平常不愛運動,四肢體型偏瘦,但大學畢業後,卻逐漸變成小「腹」婆,腰圍越來越粗,起初自我安慰,是因為久坐不動導致;但近半年來,經常脹氣,鬧肚子疼,至腸胃科就診,用藥不見效果,至婦科檢查,接受進一步檢查,竟是晚期卵巢癌作怪。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