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學齡前中毒占5分之1 居家慎防這些危險物

  出外風險高,但在家也不見得百分百安全,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民眾在住家環境中接觸有毒物質諮詢案件逐年上升,其中0至6歲學齡前幼兒就占了5分之1,有毒物質包括藥物、乾燥劑、電池、玩具,及蚊香、殺蟑螂藥物等環境用藥。

  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舉辦「108年居家中毒研討會」,發表「國內學齡前兒童中毒的現況與未來」、「小兒異物吞入的處置」、「致死性兒童毒物」、「玩具及生活用品中潛在毒物的危害」、「乾燥劑的危害與家庭清潔劑的危害」等研究成果。

  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鎮昌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全球平均每10萬人就有1.8名兒童死於中毒事件,常見兒童中毒物質以藥物、漂白水、清潔劑、農藥、石蠟、煤油等。至於台灣,毒藥防治中心分析1986年到2018年數據,兒童中毒案件占5分之1,兒童誤吞鈕扣電池、鹼水、藥物、玩具、清潔劑等意外層出不窮,家長應該提高警覺。

  楊振昌談到,最近就收治1名誤吞鈕扣電池的幼兒個案,6歲男童誤食電動玩具車的鈕扣電池而卡在食道,小男孩也沒說清楚,直喊肚子痛不舒服,送醫診治後發現鈕扣電池釋出腐蝕性物質,食道嚴重潰瘍,經過急救才挽回性命。

  楊振昌指出,只要鈕扣電池的直徑超過2公分,就容易卡在食道,5歲以下幼兒因為食道尚未發育完全,一旦誤食相對危險,而其所含有的鹼性物質,卡在食道後,電解液將導致食道潰爛、食道穿孔,嚴重時引發敗血症,甚至死亡。

  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的資料分析幼兒中毒事件,男童比例高於女童,誤食東西以藥物居多,其次為乾燥劑、文具用品等居家物質材料,第3為環境用藥,家長應該嚴加防範。

相關推薦

▲演出許多膾炙人口戲劇的謝祖武,也是資深的失智症家屬。(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任失智友善推廣大使的藝人謝祖武,本身是資深的失智症家屬,在母親失智之後,又接演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角色,對失智症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體認與感觸,在螢光幕前總是妙語如珠的他,一談起失智症便語重心...

閱讀詳情 »

跌倒是造成老人事故傷害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尤其年長者的身體功能下降、生病或使用藥物而更容易出現跌倒的狀況,值得多加留意!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表示,若長者自身跌倒時,應保持冷靜、高聲呼救,若傷勢嚴重且無人協助時,應盡量維持身體穩定並撥打119求救。  年長者因身體機能下降,更應慎防跌倒!根據國民...

閱讀詳情 »

 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王文倫醫師/義大醫院提供優傳媒採訪中心/高雄報導食道癌在國人癌症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九、男性癌症十大死因排名第五,每年約3千名新病例發生。其中男性占9成,且好發於50-60歲男性、且有年輕化趨勢。尤其食道癌初期沒徵兆,但是胃食道逆流卻是高危險群,醫師建議這類民眾應該要定期檢...

閱讀詳情 »

▲頭頸癌好發於台灣中壯年男性,菸、酒、檳榔是三大禍首。(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專訪報導 癌症連續37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除了最惡名昭彰的肺癌、肝癌外,事實上,在台灣每新增10名癌症患者當中,就有1人是頭頸癌患者,尤其多為中壯年男性,且禍首明確,高達9成都跟菸、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