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學齡前中毒占5分之1 居家慎防這些危險物

  出外風險高,但在家也不見得百分百安全,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民眾在住家環境中接觸有毒物質諮詢案件逐年上升,其中0至6歲學齡前幼兒就占了5分之1,有毒物質包括藥物、乾燥劑、電池、玩具,及蚊香、殺蟑螂藥物等環境用藥。

  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舉辦「108年居家中毒研討會」,發表「國內學齡前兒童中毒的現況與未來」、「小兒異物吞入的處置」、「致死性兒童毒物」、「玩具及生活用品中潛在毒物的危害」、「乾燥劑的危害與家庭清潔劑的危害」等研究成果。

  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鎮昌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全球平均每10萬人就有1.8名兒童死於中毒事件,常見兒童中毒物質以藥物、漂白水、清潔劑、農藥、石蠟、煤油等。至於台灣,毒藥防治中心分析1986年到2018年數據,兒童中毒案件占5分之1,兒童誤吞鈕扣電池、鹼水、藥物、玩具、清潔劑等意外層出不窮,家長應該提高警覺。

  楊振昌談到,最近就收治1名誤吞鈕扣電池的幼兒個案,6歲男童誤食電動玩具車的鈕扣電池而卡在食道,小男孩也沒說清楚,直喊肚子痛不舒服,送醫診治後發現鈕扣電池釋出腐蝕性物質,食道嚴重潰瘍,經過急救才挽回性命。

  楊振昌指出,只要鈕扣電池的直徑超過2公分,就容易卡在食道,5歲以下幼兒因為食道尚未發育完全,一旦誤食相對危險,而其所含有的鹼性物質,卡在食道後,電解液將導致食道潰爛、食道穿孔,嚴重時引發敗血症,甚至死亡。

  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的資料分析幼兒中毒事件,男童比例高於女童,誤食東西以藥物居多,其次為乾燥劑、文具用品等居家物質材料,第3為環境用藥,家長應該嚴加防範。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常生活中有些小浪漫,恐帶來要命危機!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醫師田知學就曾接收一對情侶患者,被送到急診時,大家都誤以為是殉情輕生,沒想到兩人醒來後才吐露烏龍真相,原來想耍浪漫的他們,在僅一桌一床、沒開空調又沒空氣流通的小雅房內,一整...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鼠疫」一爆再爆。疾管署今(18)日證實,又掌握內蒙古新通報1例腺鼠疫確診個案,該名55歲男子曾於某石場剝食野兔,並於就診期間反覆發燒,由於具明確的野外吃野兔行為,與先前2例病例並沒有關聯。目前中國大陸已累計鼠疫病例4例(1...

閱讀詳情 »

▲流感心肌炎命懸一夕,全靠葉克膜成功救援。(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流感上身不容小覷。55歲的王先生,平時身體硬朗,日前出現高燒、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快篩證實為A型流感,雖然已經使用克流感藥物治療,數天後卻因胸痛、心跳急促再度就醫,隨即引發急性心臟衰竭,還好經過主動脈...

閱讀詳情 »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108年素食食品抽驗結果。(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市售素食標示好瞎!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公布最新一波的市售素食食品專案抽驗結果,儘管抽驗30件的素食食品皆未檢驗出動物性成分,但有一件「鮮蝦捲」產品,未於產品外包裝明顯標示素食等字樣,經衛生局認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