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齡孩童尿床比例占7% 醫:6歲是治療黃金期

學齡孩童尿床比例占7 醫:6歲是治療黃金期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就讀小學1年級的喬喬是班上班長,功課好、人緣也好,是師長公認的模範生,但其實半年前喬喬有個大煩惱,他最怕同學們聊天聊到「尿床」的話題。原來是喬喬以前每天晚上都尿床,就算聽媽媽的話減少睡前喝水量,隔天醒來床單還是溼答答。日前,媽媽帶他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檢查,副院長楊緒棣透過「小便日記」與藥物治療,半年的時間,尿床情況已大幅改善。


2020年5月26日是世界尿床日。研究指出,學齡期間有尿床困擾的孩童比例約7%,國中後仍有尿床困擾者約有1%,而男生尿床比例更比女生高出1.5至2倍。顛覆過去坊間相信兒童尿床是心理因素,楊緒棣副院長同時也擔任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他補充說明,會尿床大多是生理因素導致,若未及早積極治療,除了生理影響,更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孩子自信心不足、覺得不如人、自卑,甚至有被霸凌、影響社交等後果。常見的尿床原因包含3種:


1.夜間多尿症:是睡眠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尿液過多而尿床。
2.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造成夜尿、頻尿。
3.大腦覺醒中樞:因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大腦感覺不到尿液,脊髓反射中樞自行決定排尿,引起尿床。


值得注意的是,尿床的黃金治療期在6歲,這時孩子開始跟外界接觸,發展社會生活,此時治療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有益於社交活動。


楊緒棣副院長表示,家長來到診間治療前,可先記錄孩子的「小便日記」,詳實記載3天內,孩子「幾點幾分喝多少水」「幾點幾分上廁所」「尿量多少」,醫師就可以知道尿床的原因到底是小便製造太多或是膀胱太敏感、容量不足,進而治療;之後,即透過3至6個月的藥物治療,動機與耐心強烈的家長可同時配合尿床鬧鈴進行行為調整。此外,家長可於治療一段時間後改記錄「尿床日記」,讓醫師藉由日記知道孩子尿床情況,評估治療成效,調整治療計畫。


尿床是在孩子中是很常見的疾病,但真正就醫率只有2至3成,楊緒棣副院長指出,部分孩子在治療尿床後,因睡眠品質進步、自信心增強,學習能力與成績皆有顯著提升,由此可以得知尿床治療的重要。


同時,楊緒棣副院長也提醒家長,6歲以後的孩子有下列症狀時,將是重要警訊,務必提早前往就醫:


1.每天尿床。
2.白天常跑廁所或尿在褲子上。
3.曾有泌尿道感染病史。
4.嚴重便秘者。


此外,孩子已小學畢業,仍有尿床情況,就算只有1個禮拜1次,也必須立即就醫,檢查是否有生理疾病。唯有讓孩子儘早得到適當治療,才能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健康、順利成長。


更多NOW健康報導
高齡長者快速失能2大主因 醫:腦中風及骨鬆性骨折
全瓷冠假牙為何受青睞? 這些原因讓它完勝其他材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曾染冠狀病毒新冠防禦力增? 張上淳:實證研究不足

相關推薦

中國央視日前報導,某知名大廠的酸菜牛肉麵裡頭的「酸菜」,竟是泡在豬糞中的... 酸菜牛肉麵中,你以為你們吃的酸菜是用壇子泡的。結果是這樣的,你們還敢吃嗎?好噁心的感覺,發誓再也不吃了,好想吐... 有網友感嘆:〝所以說廣告都是假的,原來都是臭水池裡做出來的……〞,據了解...

閱讀詳情 »

梳頭 因尼龍梳子和頭刷易產生靜電,會給頭髮和頭皮帶來不良刺激。最理想的是選用黃楊木梳和猪鬃頭刷,既能去除頭屑,增加頭髮光澤,又能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 勤洗髮 洗頭的間隔最好是2-5天。洗髮的同時需邊搓邊按摩,既能保持頭皮清潔,又能使頭皮活血。 不用脫脂性強或鹼性洗髮劑 這類洗髮劑的脫脂性和脫水...

閱讀詳情 »

美國境外移入、西班牙當地醫護人員發病,這兩件發生在歐美國家本土的伊波拉病毒感染案例,成為這幾天以來西方媒體醫藥與公共衛生領域的焦點,各種即時新聞與政策討論佔去了多數空間,不過這些事情還沒完,因為一項研究顯示,10/24伊波拉病毒正式登陸法國的可能性高達75%,現身在英國的機率也達 50%,而這都跟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3C產品無所不在,也讓許多家長習慣拿3C產品當作安撫小孩的工具,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有32%的孩子,兩歲前就開始接觸3C產品,且30%每天都使用超過1小時;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賴怡妏指出,3C產品的使用,也逐漸出現低齡和成隱的現象。若讓孩童過度使用3C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