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宅在家吃調理包 學會3招吃得營養又安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宅在家吃調理包 學會3招吃得營養又安心

防疫在家吃,快變不出菜色了嗎?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許多民眾為減少感染風險,從三餐外食,改成自行烹煮,但備料、烹煮過程費時,為了解決民眾的困擾,國健署教你如何運用市售食品,快速煮出一頓兼顧營養、健康的餐點。 

每餐攝取6大類食物營養
民眾常會購買冷凍水餃、調理包、泡麵及罐頭食品放在家裡,國健署提醒依照「我的餐盤6口訣」,運用自己的掌心、拳頭掌握份量,再搭配以下小撇步,在家也能輕鬆健康吃一餐。

國民健康署於2018年公布「我的餐盤」圖像,將每日應攝取的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以圖像呈現,並設計6句簡易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讓民眾利用拳頭、掌心即可了解每餐六大類食物要攝取的份量。

1.均衡搭配
市售即食食品成分以精製澱粉、肉類居多,長期食用容易缺少蔬果、奶類等營養,食用時要搭配新鮮蔬果,不方便出門時可利用如冷凍蔬菜、紅蘿蔔、白蘿蔔、洋蔥、乾香菇、乾海帶、鳳梨、蘋果等當季或保存期較長的蔬果,或以起司片代替奶類、無糖優格加堅果種子當飯後甜點,才能餐餐均衡營養。 

2.聰明選購
購買時檢視「營養成分標示」,選擇油(脂肪)、鹽(鈉)、糖等成分含量低的食品,並以多樣原態(原型)食物如糙米、南瓜、深綠色蔬果等優先,適時用黃豆、毛豆、豆腐及海鮮類取代肉類,減少飽和脂肪並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等各種營養素攝取。

3.健康烹調
烹調時多利用清蒸、水煮、滷及涼拌,減少油炸、糖醋及勾芡等方式,煮泡麵或調理食品時,將所附的油包和調味包減半、油炸麵在煮前先用熱水燙過,簡易去油,吃起來更健康無負擔。

食材依食用量先分裝再儲存
食材可依每次食用量先分裝再儲存,每次取出需要量即可;調理前後和飯前要用肥皂清洗雙手;切勿烹煮過多,如有剩菜請分裝密封,放入冷藏或冷凍,避免細菌滋生,並盡快食用完畢。防疫期間在家吃,也要注意食品衛生與安全,才能吃得健康,提升免疫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日本捐助台灣的124萬劑AZ疫苗,今(15)日全面擴大接種,以台北市各大醫院為例,為了快速接種,紛紛仿效日本的「宇美町式」打法,採取「病人坐著不動、醫護一路移動」的方式,部分醫院甚至力拚每日8小時要打完1400人的目標。 配合疫苗擴大接種,台北市各...

閱讀詳情 »

高端疫苗日前解盲,國產疫苗是否能與國際結果引發外界關注。高端總經理陳燦堅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表示,現已與歐盟討論如何取得藥證,並解釋疫苗的三期臨床一方面根據每個要去註冊登記取得規範認證國家的需求,要先與該國討論,看是需要二期加強或補做三期以取得藥證。陳燦堅強調:「台灣疫苗要獲得國際認可不是那麼困難,而...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位30多歲女性,之前為確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解隔離後因為持續有咽癢、咽喉不適,偶而還有咳嗽的症狀,故前來中醫科就診。中醫科主任徐新政和團隊開立清肺飲,給予保養呼吸道並緩解輕微呼吸道症狀。患者陸續服用一陣子後,咽癢咽乾很少發作以外,一年多來未曾感冒。 左一為中醫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