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宅在家這樣健康吃 國健署教你健康煮調理包

宅在家這樣健康吃 國健署教你健康煮調理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在家這樣健康煮!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民眾從外食改成在家自行烹煮,但上班族常因下班晚時間有限,且採買食材、備料、烹煮等過程繁瑣又費時,為了解決許多民眾的困擾,國民健康署教您如何運用市售食品,快速煮出一頓兼顧營養、健康的餐點。

聰明挑、創意煮 吃得營養又健康

一般民眾常會購買如冷凍水餃、調理包、泡麵及罐頭等食品放在家裡,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依照「我的餐盤」6口訣,運用自己的掌心、拳頭掌握份量,再搭配以下小撇步,在家也能輕鬆健康吃一餐。

1.    均衡搭配:市售的即食食品成分以精製澱粉、肉類居多,長期食用容易缺少蔬果、奶類等營養,所以食用時要記得搭配新鮮蔬果,不方便出門時可多利用如冷凍蔬菜、紅蘿蔔、白蘿蔔、洋蔥、乾香菇、乾海帶、鳳梨、蘋果等當季或保存期較長的蔬果,或以起司片代替奶類、無糖優格加堅果種子當作飯後甜點,才能餐餐均衡營養。

2.    聰明選購:購買時看清「營養成分標示」多比較,選擇油(脂肪)、鹽(鈉)、糖等成分含量低的食品,並以多樣原態(原型)食物如糙米、南瓜、深綠色蔬果等優先,適時用黃豆、毛豆、豆腐及海鮮類取代肉類,減少飽和脂肪並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等各種營養素攝取,達到健康選聰明吃。

3.    健康烹調:烹調時多利用清蒸、水煮、滷及涼拌等,減少油炸、糖醋及勾芡等方式,像是烹調泡麵或調理食品時,將所附的油包和調味包減半、油炸麵在煮前先用熱水燙過,簡易去油,吃起來更健康無負擔。

國健署提醒對於所購買的食材可依每次食用量先分裝再儲存,每次取出需要量即可;調理前後和飯前要用肥皂清洗雙手;切勿烹煮過多,如有剩菜請分裝密封,放入冷藏或冷凍,避免細菌滋生,並盡快食用完畢。防疫期間在家吃,也要注意食品衛生與安全,才能吃得健康,提升免疫力。


宅在家這樣健康吃 國健署教你健康煮調理包


宅在家這樣健康吃 國健署教你健康煮調理包

【延伸閱讀】   

 疫期每天戴口罩狂冒痘? 皮膚科醫師這樣建議

上班族糖友忙翻天 忘了吃藥竟要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想要口腔清新,很多民眾會選擇使用漱口水,清潔牙縫及其他刷不到的死角。有人以為漱越久越好,遠超過建議的30秒,結果竟失去味覺。酒精、這種藥物成分 恐釀味覺障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醫師指出,使用漱口水導致失去味覺,可能是因為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對味蕾過度刺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4歲仇小姐,與丈夫結婚多年卻膝下無子,經檢查發現,丈夫精液中每1c.c的精蟲數量低於1500萬隻,確診為「寡精症」,可植入胚胎僅剩2個,加上仇小姐本身因子宮內膜過薄難以受孕導致,但為了完成生子的夢想,求診至北醫附醫,藉由中西醫整合治療,先為仇小姐子宮內膜加厚,並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綠島一名潛水教練周先生,去年底晚間潛水時,不慎被水針魚刺到右腹部,造成右腹開放性傷口,經初步治療後,兩三個月來傷口卻仍未改善,因此轉至醫院進一步治療,經醫師切片培養細菌,確診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所幸經醫師採以清創及傷口重建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今年夏天又恢復潛水生活。非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男性到中年以後,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有不少人發現勃起後的硬度或持久度已大不如前,就連早上晨勃的反應也不再是每天發生。中醫師黃慶雲提醒,許多男性面對勃起障礙問題經常選擇消極處理,時間越拖越久只會讓問題更嚴重,性功能障礙除了與身體機能退化有關之外,也可能是由慢性病如糖尿病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