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守護牙齒健康全家總動員! 1家6口定期檢查從不缺席

守護牙齒健康全家總動員! 1家6口定期檢查從不缺席

【NOW健康 黃子琳/台北報導】1個人看牙醫不稀奇,1家6口10年來,每半年就會準時牙齒健檢,堪稱牙科界患者的模範家庭!起初從一般患者看病,到與牙醫師成為好朋友,除了長期接受治療的耐心,很多時候更是醫病之間的互信關係。有許多家庭都是長年在碧礽牙醫診所看牙,但是這家人,從全口牙齒的治療、恢復、維持、健檢等,全由碧礽牙醫診所包辦!


這個模範家庭的媽媽,多年前受到全口牙周病不適困擾,看過不少牙醫師都說她的牙周病無法治療了,需要拔除所有的牙,後來她的姑姑介紹她來找吳碧礽醫師救她的牙周病,因此開始了長期的良好醫病關係。


牙醫師吳碧礽表示,當時這位媽媽因滿口亂牙,很難徹底清潔乾淨,導致牙周病無法控制,也因為牙周病讓牙齒動搖而飄移位置,經過初期的牙周病治療,先控制好牙周經常發炎的狀況,再把咬合不整的問題經由矯正治療,把咬合導回到正常位置,也因咬合正確了進而改善了牙周病的問題,有些真的無法救治的牙就拔除再植牙,她從矯正牙齒、治療牙周病、植牙、門牙貼片等按部就班的治療,不但徹底改善牙周病情況,目前還擁有一副令人賞心悅目的漂亮美齒。


守護牙齒健康全家總動員! 1家6口定期檢查從不缺席▲經過按部就班的治療,媽媽不但徹底改善牙周病情況,目前還擁有一副令人賞心悅目的漂亮美齒。(圖/碧礽牙醫提供)


透過這次的成功治療,她也開始介紹自己的丈夫來到診所諮詢。吳碧礽醫師指出,由於先生長期磨牙、抽菸等習慣,並伴隨牙周病、咬合不正、缺牙等問題,因此,與太太一樣進行全口牙齒重建:包含矯正、牙周病治療,以及植牙,進而擁有一口的健康好牙。家中的4個孩子,後來也都陸續透過牙齒矯正,改善咬合及臉型現在每個小孩都擁有一口具有微笑曲線的健康好牙。


守護牙齒健康全家總動員! 1家6口定期檢查從不缺席▲家中的4個孩子,後來也都陸續透過牙齒矯正,改善咬合及臉型 現在每個小孩都擁有一口具有微笑曲線的健康好牙。(圖/碧礽牙醫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模範家庭當中的雙胞胎兄弟,大約在8、9歲時,就開始進行「預防性矯正治療」。吳碧礽醫師分析,孩童剛從乳牙換為恆牙,發現口腔沒位置換牙時,只要4顆恆齒門牙長出,就能開始進行牙齒矯正!此時做牙齒矯正,因為小孩的骨骼較軟可塑性強,矯正牙齒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好處!


吳碧礽醫師進一步說明,「隱適美幼童數位隱形牙套」非常適合使用在成長期孩童的矯正治療,利用電腦3D模擬出萌牙的正確位置,患者僅需每天配戴22小時以上、每7至10天按時更換新的牙套,提早擴大萌牙空間,就能讓牙齒循序漸進排列組合,讓原來無法萌出的牙齒有空間長出,並長進正確的位置。也可以提前讓牙齒排列整齊,並減少拔牙的機率。


長期在碧礽牙醫診所接受治療的模範家庭,已經持續超過10年,進行牙齒矯正的複診、維持器的檢查,以及牙齒的健檢。吳碧礽醫師提到,看得出來這一家人感情非常好,每半年出現1次,每次都是全員到齊。模範家庭中的媽媽更表示,從吳碧礽醫師身上,學習到正確刷牙、洗牙、保養牙齒等許多牙科的知識,與家人共同學習牙齒的保養,全家人才能一直擁有一口健康又美麗的好牙。


更多NOW健康報導
▸國內疫情嚴峻! 李秉穎:憂最壞狀況1個月恐破千病例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身體的雕塑是許多人的夢想,每個人都想擁有健美的身材,雖然透過運動或是飲食的控制,可以達到瘦身目的, 但是有許多區域的脂肪卻非常頑固,例如腰側的脂肪,並不容易靠運動的方式雕塑出來。然而,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經由Coolscupting治療,竟能平均砍掉腰內肉40cc;此項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暑期旅遊旺季,您規劃好出國的行程了嗎?適逢世界盃足球賽在巴西展開,不少民眾打算遠赴當地觀看球賽,不過,醫師提醒,巴西當地的登革熱疫情嚴重,若要前往應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及攜帶防蚊液,另外,最好先至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根據國際疫情通報顯示,巴西聖保羅今年已逾1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兒童鈣質攝取普遍不足。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不論國小、國中及高中的學生,鈣質攝取都未達建議攝取量。營養師表示,鈣為組成身體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若長期鈣質攝取不足,容易導致兒童及青少年的骨骼成長不良。建議多攝取低脂鮮奶、無糖優酪乳及綠色蔬菜。國健署2010至201...

閱讀詳情 »

熱的夏季,兒童身體很容易生痱子,面對痱子該怎麼辦呢,中醫治療痱子四大妙招,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1、藿香正氣水擦洗。取藿香正氣水1支,按比例加涼開水或生理鹽水稀釋,稀釋濃度為:不滿3個月者,藥液與水比例為1:3;4~12個月者,藥液與水比例為1:2;超過1歲者,藥液與水比例1:1。用藥前先用溫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