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完美比例營養素 蜆精護肝有一套!

完美比例營養素 蜆精護肝有一套!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經常熬夜加班,加上外食聚餐,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對肝臟造成很大的負擔,究竟喝蜆精能不能護肝呢?蜆不但具有貝類中含量最高的肝醣,更具有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胺基酸,而蜆精經過萃取,不但將蛋白質和胺基酸分解為短肽小分子,更易於人體吸收,同時因以水溶性萃取,零膽固醇,是值得推薦的護肝保健品。

豐富肝醣含量 提供身體能量來源

營養師宋明樺表示,肝醣是一種主要儲存於肝臟的營養物質,當身體需要時,會經由代謝轉換為能量。雖然肝醣存在部分海產類或肉類中,但十分微少,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陳俊榮教授曾指出,依照營養建議每人每天肝醣補充量約0.5克至1克,此份量大約等於30克的牡蠣,等於30克的蛤肉,但是平時如果無法吃足這樣的量,也可以補充含高含量肝醣的保健食品如蜆精來替代。

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水產品營養成分分析,水產品以貝類的肝醣含量最高,而蜆更擁有貝類中最豐富的肝醣含量,能適時提供身體能量來源。

八種必需胺基酸 修補受損肝細胞

營養師宋明樺指出,其實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建置的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就可以查得到蜆的營養成份,其中富含蛋白質、膽鹼、精胺酸、肝醣、鳥胺酸、牛磺酸,以及維他命B12等元素,蜆中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胺基酸並且組成比例平衡,能夠修補受損的肝臟細胞,蜆富含維生素B2、B6與B12,可補足受損肝細胞所流失的維生素。

認明健康食品護肝認證 來源有保障

市售蜆精產品眾多,宋明樺營養師強調,除了認明獲得國家的健康食品護肝認證外,並注意營養標示,選擇零脂肪、零膽固醇、低熱量、低鈉的蜆精,並考量所具有的肝醣濃度。

至於蜆精和傳統的家中自製蜆湯最大的差異,除了濃縮的蜆精濃度大為提高,將蛋白質和胺基酸分解為短肽小分子,更易於人體吸收外;更重要的是在蜆的來源上也有保障,由於蜆在養殖過程中,易受水質污染,造成微生物污染或重金屬累積等,尤其重金屬污染無法以高溫蒸煮去除,但如果是來自於活水養殖黃金蜆,對水質與環境相當敏感,在污染的環境是無法生存的。

然而很多人擔心蜆精因為濃度高,普林值也會偏高,但宋明樺營養師提醒消費者,市售蜆精的普林值多為中普林,一般人依照個人體質適度飲用,不要過量攝取,但是如果本身有嚴重高尿酸或是痛風病史,建議還是要詢問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

也提醒民眾除了可以選購衛福部食藥署認證的「健康食品」,來補充肝臟需要的營養,但仍須定期追蹤肝功能指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1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7歲卵巢癌第三期的佩佩,剛結束化療療程,身體孱弱疲憊不堪,連上下樓梯都沒有力氣,容易腳軟走起路來十分危險。在接觸「癌友瑜珈課程」,經過兩個月訓練後,佩佩說,她居然可以騎腳踏車、快速競走,身體也慢慢地恢復,她表示自己又有活著的感覺。莫輕忽癌疲憊、癌低落 恐影響治療意願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最近天氣冷,很多人因此特別想吃火鍋,酸菜白肉鍋、羊肉爐、薑母鴨或麻辣鍋等,看著面前熱滾滾的鍋物,身子都暖和起來了。不過這陣子因為喝熱湯吃熱食被燙到的民眾也不少,有人上顎紅腫破皮,有人口底起大水泡,醫師提醒民眾進食要留意溫度,不要「趁熱吃」,當心口腔與食道受傷。熱湯沒放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Omicron疫情全台升溫,民眾若出現咳嗽、發燒等相關症狀必須嚴正以待,然而,會引起相關症狀的不只有新冠肺炎,還可能是淋巴癌所致。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醫師林耘曲表示,有6大症狀須注意:「腫、燒、汗、咳、瘦、累」,且千萬別當成老化、疲勞,通常這6症狀很可能是罹患非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許多人都認為學生就是要穿制服上學,像是穿上清爽的襯衫和領帶以及那些樸素的格子裙,可以幫助孩子們專注於課堂作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並能提高出勤率,甚至還有其他的好處。但最近有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這項針對公立和私立小學兒童的全國性研究發現,校服似乎對學生的行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