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暴兒易以暴制暴 延續家庭暴力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為了保護媽媽遠離家暴傷害,發奮學習拳擊,17歲台灣拳擊選手林郁婷榮獲世界拳王。同樣也是為了保護媽媽,中部一名大學生卻殺了自己的父親,兩人都是長期目睹媽媽受到家庭暴力的目睹兒,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指出,國內各直轄市、縣(市)每年受理婚姻暴力通報件數將近6萬件,每案被害人育有1名子女推估,每年約有6萬名目睹家暴兒童少年。

出生在暴力家庭的青少年心靈創傷可能不亞於被害人,但多數人常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而輕忽了目睹暴力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國外研究發現,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長大後成為家庭暴力被害人或加害人的比例,約是一般人的5至10倍。

張秀鴛表示,許多家庭暴力的被害人常常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選擇隱忍暴力。但研究顯示,如果長期目睹家人以暴力的方式處理衝突,很容易就讓家庭暴力的問題延續至下一代。

孩童如果經常目睹家暴,可能出現頭痛、胃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徵狀,在心理上也可能對家中暴力感到羞恥,或認為暴力是自己引起的,而感到自責或有罪惡感等,這些都可能影響他們的學習與人際關係。

一旦這些孩子逐漸長大,有些孩子就會選擇與施暴者對抗,甚至採取以暴制暴。但以暴制暴的方式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反而變成另一件人倫悲劇。

張秀鴛司長強調,孩子身旁的照顧者或每天與孩子相處的老師,應該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恐懼與害怕,給予接納、關懷和支持,並適時協助轉介相關專業輔導資源,才能有機會幫助孩子緩解暴力的傷害及影響。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0歲的劉先生,在前幾天於睡夢中心跳停止過世,故無法回診治療,也來不及和家人說聲再見;醫師看了劉先生的病歷資料,發現心臟超音波的報告顯示是「肥厚型心肌病變」。心因性猝死年輕族群佔多數 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林廷澤醫師表示,心因性猝死的定義是因心...

閱讀詳情 »

咖啡族認為喝咖啡好處一籮筐,像是有許多研究指出,喝咖啡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癌症、第二型糖尿病、憂鬱症、失智症與心臟病。甚至支持喝咖啡有助減肥燃脂,到底咖啡中哪一些成分有此神奇效果?又該如何聰明喝咖啡,才能真正達到既養生又能減肥的魔力?來聽營養師怎麼說。 咖啡含綠原酸 能促進脂肪代謝、緩和細胞發炎 提到...

閱讀詳情 »

消失的記憶,是怎麼造成的?失憶不一定是失智!除了罹患失智症會導致失憶,其實,如果腦中風發作,也可能出現記憶力變差併發症,呈現疑似失智的症狀。所以,醫師提醒,不要誤以為失憶都是失智,其實,有可能是腦中風殺手造成,勿因此延誤治療。 不要誤以為失憶都是失智,其實,有可能是腦中風殺手造成,勿因此延誤治療。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66歲的簡先生不知道哪兒不對勁,但是有天早上剛起床時,突然想說的字說不出來,一會兒又好ㄧ點,家人於是立即帶其就醫,經由院方安排腦部掃瞄,顯示為腦血管梗塞造成的中風。醫師提醒,年紀越大,中風的機率越高,若有發現周遭親友出現類似症狀,要記得立即帶其就醫,以免錯過腦中風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