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長看過來! 過動症4致病因「這兩樣」都上榜

家長看過來! 過動症4致病因「這兩樣」都上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簡稱過動症)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生理疾病,在臺灣的盛行率已達5-7%。醫學界對ADHD的研究報告很多,過去主要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遺傳及腦傷等,造成神經精神徵候主要有,「過動」、「衝動」與「不專心」這三大核心症狀。中央研究院最新發現,臨床上ADHD有4風險因子,包括貧血、血清素偏低、嗜酸性粒细胞與免疫球蛋白較高。

ADHD三大核心症狀:過動、衝動與不專心

為探討ADHD與學童生活型態、環境之間的關聯,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所率領的研究團隊與臺灣大學、長庚大學、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從大臺北地區31所小學,招募216名ADHD病童與216名性別、年齡、身高及體重等條件相似的非病童,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內容包括過敏現象、飲食型態、以及血液測量值的差異,並估算危險因子的數目與疾病風險的關係。

過敏、貧血與飲食不當 增加罹患過動症風險

潘文涵研究團隊發現,同時罹患2種以上過敏症狀,如鼻炎、濕疹、氣喘等的學童,得到ADHD的風險、為沒有過敏學童的2-3倍;而4個風險因子數值皆異常者,罹患ADHD的機率,則為6至7倍。因此推測,過動症的致病機轉應該是涉及多重因子,這些危險因子也可能與ADHD有共同的前端病因。

過動與食物有關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能改善

檢視過動兒與非過動兒的飲食型態發現,ADHD組學童的營養性食物攝取頻率顯著低於對照組,營養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蛋白質類食物;而較不營養食物的攝取頻率卻顯著較高,尤其是高糖及高油類食物。因此推測若能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修復營養生化狀態,應有助於過動症病況改善。

研究團隊表示,有關不健康的飲食型態和罹患ADHD的關聯,未來還需要進行飲食介入研究,方能給ADHD兒童抗發炎、且營養素充足的健康飲食做進一步驗證。

【延伸閱讀】

乾癬患者求職屢碰壁 積極治療早日正常生活

35歲乳癌罹病五年肺轉移 CDK4/6助縮小腫瘤90%

「癌王」進程快! 新藥健保給付點燃「胰」線生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2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阿斯匹靈這款歷史悠久、使用很廣泛的解熱止痛藥又有新的用途了。根據一項刊登在腫瘤學年鑑 (Annals of Oncology)的大型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每日攝取小量的阿斯匹靈可以顯著降低罹患腸癌、胃癌與食道癌的機率,甚至中風、心臟病的機率也有下降。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癌症預防中心研究團隊分析多項先...

閱讀詳情 »

對於中老年男性來說,攝護腺肥大甚至攝護腺癌一直都是不可忽視的疾病。過往針對攝護腺癌的診斷與監控常用 所謂 PSA 指數來判斷,但 PSA 其實存在一些缺點,現在美國發展出一套新的檢驗技術,將可提升對攝護腺癌診斷的精確度,還可避免其他不必要的檢驗,甚至做出「偽陽性」的錯誤判斷。 這項叫做攝護腺健康指...

閱讀詳情 »

自從貿易自由化,民眾選購外國進口不含碘的食鹽開始增多後,台灣輿論曾再度興起呼籲民眾可能缺碘的問題。不過醫師表示,正常飲食其實不用擔心缺碘問題,油炸、含糖飲食太多才有可能缺碘,如果因為缺碘或長者疑似有失智症狀,也可能是因為甲狀腺功能低下,應就醫檢查確認病因。 甲狀腺功能低下恐須終生服藥 甲狀腺功能低...

閱讀詳情 »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治療多年最後往往必須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但事實上醫師早就發展出用關節鏡清除病灶廢物加術後保健的做法,一樣可以恢復原有功能,甚至八成第四期病患在治療 3 年後仍不需要將關節換掉。 人體膝關節如果平常用在走路或跑步,屬於正常使用範圍,但膝關節彎曲如果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