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假孩子久坐時間明顯增加! 專家教如何提升活動量

寒假孩子久坐時間明顯增加! 專家教如何提升活動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放假時,青少年從事靜態型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如上網聊天、打電玩、看電視等,明顯多於平日。像在平日,有38.5%受訪者每次花2小時以上以線上/通訊軟體聊天,假日則上升至 53.1%;打電玩的比例,也自平日的29.4%上升至 47.4%,以上是董氏基金會2020年針對六都青少年調查結果。

有無運動習慣 影響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根據韓國一項針對2015-2017年《韓國青少年風險行為網路調查(KYRBWS)》結果發現,與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相比,每周運動五次以上者,承受壓力的可能性較小;平日花較多時間久坐及念書者,容易感到更大的壓力,顯示運動確實能有助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久坐時間長 憂鬱指數愈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於2020年以六都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222份,結果發現,受訪者假日時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前五名依序為:線上/通訊軟體聊天、打電玩、念書/寫作業、看電視、補習,皆是坐式靜態活動;進一步分析,假日上網總時數≧6小時者,近半年總是感到壓力的比例較高,且憂鬱指數愈明顯。

此外,坐比動的時間長,上網時間過度也會影響至身心狀況。葉雅馨主任建議,放長假時,家長更應要留意孩子的生活作息,盡量維持基本規律作息的要求,不因放假改變原早睡早起的習慣,可安排一些休閒活動或親子運動時間,從中讓孩子發展出不同興趣或嗜好。 

5-17歲青少年 每天至少進行一小時中或高強度運動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提及,在2020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關於身體活動量的相關策略,建議 5-17歲青少年每天應至少進行一個小時中或高強度的活力型運動,例如快走、跑步、籃球、游泳等,且每周應包含至少三次加強肌肉及骨骼的活動;若無運動習慣,不必一開始要求每天達成一小時,以漸進式的方式,從每天至少25或30分鐘,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預防藥物要吃多久? 心臟科醫師這樣建

近視好困擾? 醫師也做近視雷射矯正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隨著社會的變遷,現代男女對“性”的態度越來越開放;然而對性的認知和對性病防治卻一知半解,即不太瞭解有哪幾種性病外,亦不知道要如何保護自己免於性病的感染,甚或一旦染上性病後沒有盡快就醫或不敢去看醫生,反而尋找網路上有些並不正確的治療偏方,而導致延誤就醫;尤其是青少年/少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民眾歲末除舊佈新,會添購新的家具並淘汰舊物,社區角落便堆滿了陳舊家具,等待清潔隊運走,但對陳先生來說,這些龐大垃圾卻有如黃金,只要發現還堪用的物品,就往家裡塞,幾年下來,屋子光是沙發就好幾套,加上許多桌椅,走路都成問題,夫妻兩人常為此吵架,在妻子陪同下,他至精神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院常見有些老年病患,體格偏瘦但看似健康,尚能自我照顧,只是行動稍慢。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一週後,竟喪失走路能力,甚至只能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全程照顧,這就是典型的「衰弱」。這樣的老人其身體狀況處於危險邊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臨床上發現,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覺得過年期間闔家團圓,應該趁此機會好好休息,但有些人因為守歲、聊天、打牌、追劇,天天熬夜晚睡,年假期間不但沒有得到充份休息,反而覺得更累、沒精神。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年假結束前2天,就應恢復正常作息,並多補充好的澱粉、維生素C及B群,以及硫化素,提早養好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