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假孩子久坐時間明顯增加! 專家教如何提升活動量

寒假孩子久坐時間明顯增加! 專家教如何提升活動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放假時,青少年從事靜態型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如上網聊天、打電玩、看電視等,明顯多於平日。像在平日,有38.5%受訪者每次花2小時以上以線上/通訊軟體聊天,假日則上升至 53.1%;打電玩的比例,也自平日的29.4%上升至 47.4%,以上是董氏基金會2020年針對六都青少年調查結果。

有無運動習慣 影響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根據韓國一項針對2015-2017年《韓國青少年風險行為網路調查(KYRBWS)》結果發現,與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相比,每周運動五次以上者,承受壓力的可能性較小;平日花較多時間久坐及念書者,容易感到更大的壓力,顯示運動確實能有助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久坐時間長 憂鬱指數愈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於2020年以六都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222份,結果發現,受訪者假日時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前五名依序為:線上/通訊軟體聊天、打電玩、念書/寫作業、看電視、補習,皆是坐式靜態活動;進一步分析,假日上網總時數≧6小時者,近半年總是感到壓力的比例較高,且憂鬱指數愈明顯。

此外,坐比動的時間長,上網時間過度也會影響至身心狀況。葉雅馨主任建議,放長假時,家長更應要留意孩子的生活作息,盡量維持基本規律作息的要求,不因放假改變原早睡早起的習慣,可安排一些休閒活動或親子運動時間,從中讓孩子發展出不同興趣或嗜好。 

5-17歲青少年 每天至少進行一小時中或高強度運動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提及,在2020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關於身體活動量的相關策略,建議 5-17歲青少年每天應至少進行一個小時中或高強度的活力型運動,例如快走、跑步、籃球、游泳等,且每周應包含至少三次加強肌肉及骨骼的活動;若無運動習慣,不必一開始要求每天達成一小時,以漸進式的方式,從每天至少25或30分鐘,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預防藥物要吃多久? 心臟科醫師這樣建

近視好困擾? 醫師也做近視雷射矯正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因捧胸蹙眉被現代醫學解讀為疑似有心絞痛症狀;現代也有不少民眾有胸痛的症狀,大多直覺是心臟問題。實際上,若有胸悶痛的感覺,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外,還有包括胸腔疾病、消化系統問題,細究之下,雖然疼痛的範圍在於胸部,但不同的疾病產生的痛感及確切位置仍有相當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8歲謝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高達142.8公斤,BMI=48.2 (>35重度肥胖),體脂肪約30%,擁有肥胖的家族史,18歲以後就超過120公斤,加上工作是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平常運動量也不大,體重一直居高不下,且因為肥胖導致血糖血脂跟肝功能都異常,晚上打呼到影響睡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是重要的大腦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4億人所苦。當代醫學對於憂鬱症雖已有相當有效的治療策略,例如主流的藥物和心理治療,然而,由於憂鬱症的複雜性,所有單一治療的療效都有其局限,為改善病患的治療成效,世界趨勢已朝向整合藥物、營養、生活型態等面向,提供兼具個別化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