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寶寶呼吸會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是氣喘嗎?細支氣管炎與氣喘,究竟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寶寶呼吸會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是氣喘嗎?細支氣管炎與氣喘,究竟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寶寶呼吸會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是氣喘嗎?細支氣管炎與氣喘,究竟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本文轉自財團法人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
惠心婦幼診所小兒科主治醫生許振東醫師口述
文字工作者陳亞南執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愛的許醫師:您好!

晚上我發現寶寶呼吸會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 因此擔心孩子是不是有氣喘,於是帶他去掛急診。

我告訴醫師我家族裡有長輩和晚輩患有氣喘,所以擔心是不是有氣喘呢?

醫師問診聽診之後,說是「細支氣管炎」,為了寶寶安全,安排在醫院觀察一晚。同時醫師也要我注意,寶寶若是再有感冒而引發細支氣管炎時,要主動告訴醫師。

請問醫師細支氣管炎與氣喘,究竟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在醫院留觀呢?


謝謝許醫師!


讀者 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細支氣管炎,英文為 Bronchiolitis,屬於常見的嬰幼兒疾病,也是一種呼吸道感染,原則上發生在2歲以下的幼童。

一旦2 歲以下幼童,出現好似氣喘那種支氣管收縮、肺部出現哮鳴的咻咻聲,幾乎就可以診斷是細支氣管炎。

 




壹、何謂「細支氣管炎」與危險因子

細支氣管炎,絕大部分是病毒性感染,病毒侵犯細支氣管的黏膜而使得黏膜發炎腫脹,加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阻塞到細支氣管以致引起的疾病。感染的病毒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為最多,約有50 %以上的細支氣管炎係由呼吸道融合病毒所造成 當然其他病毒有可能,像是副流行性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等其他病毒也會引起細支氣管炎。

雖然說季節變換忽冷忽熱,容易引發幼兒的細支氣管炎,但是這個疾病,整年都會發生根據統計,男生多於女生,比例約為1.5: 1。

感染相同病毒後,只有部分幼兒會表現為細支氣管炎,顯示個體的某些因素與致病機轉息息相關;至於哪些幼兒容易引起細支氣管炎呢?臨床統計有下列危險因子,包括:


1、母親年齡較小者。


2、沒有哺餵母乳者。


3、居家住宅比較擁擠者。


4、很早就去幼兒園或托育場所者。


5、小朋友本身有異位性體質、異位性皮膚炎,或家族有明顯的異位性體質者


6、經常接受二手菸者。


這些都是容易好發細支氣管炎的危險因子。

 

 

 


貳、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症狀,類似氣喘一樣,呼吸快,出現喘以及咻咻的聲音,因為會喘,所以呼吸費力,有肋下與肋間凹陷的現象,會咳嗽且痰音重。

 

細支氣管炎的病程若無併發症,急性期約一星期會緩和,但是有時候,病童的喘鳴聲仍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可達一個月之久。


兩歲以下的幼童罹患細支氣管炎,不代表以後一定會變成氣喘。然而有一群小朋友可能是他本身應該有氣喘的體質,但是在很小的時候,以細支氣管炎來表現;也可以這樣說,很小的幼兒,可能就會有氣喘的發作,只是那時候他的氣喘和細支氣管炎不容易區分。



所以目前越來越有這樣的趨勢: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若連續發生超過三次細支氣管炎,或者一感冒就出現細支氣管炎,而這病童又有明顯的異位體質或典型的過敏家族史,醫師就會考慮病童其實是氣喘的表現,不只是細支氣管炎的感染病症,而以治療氣喘的方式來治療病童,因為細支氣管炎與氣喘的治療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此考量的原因在於早一點用治療氣喘的正確方式來處理,才會避免幼童呼吸道反覆與慢性發炎的情況持續,影響嬰幼兒日後的健康。

 

 

 



叄、細支氣管炎的治療

最後來看細支氣管炎的治療方式:


ㄧ、單純的細支氣管炎是病毒感染,所以原則上也是給予支持性療法。


二、已經出現呼吸困難者,建議住院治療,給予必要的呼吸道治療,氧氣罩或吸入性療法,緩解呼吸困難的狀況。



由於50%細支氣管炎係由呼吸道融合病毒所造成,對於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臨床上沒有什麼特效藥,但是對某些高風險的幼兒族群,如極低體重的早產兒,因早產肺部成長尚未成熟,有特殊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使用。

 

對這群特殊的幼兒,定期施打特殊的免疫球蛋白,這是預防性的措施,作用是避免這些高風險的小朋友被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以及因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的細支氣管炎。

門診中,的確有很多家長歎氣,孩子怎麼這麼容易生病?

 

現在多是雙薪家庭,嬰幼兒很早就送去托嬰中心照顧,這也是無奈的現實。

在此很能感受父母照顧幼兒的辛勞,最後再次叮嚀大家: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病毒的來源,大部分原因是經由父母(褓姆)以及家人而來,因此平日勤洗手是重要的預防方法。父母或家人如果有感冒症狀時,應儘量避免與嬰幼兒的接觸,流行季節應儘量避免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以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本文圖片來源 flickr

相關推薦

文/曾子珊醫師、王俐媛醫師、李宛真醫師 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不少人早送膩了鮮花珠寶巧克力,轉而幫親愛的另一半購買施打肉毒桿菌素療程,即使一眨眼又來到七夕情人節、代表今年又過了一半以上,但有了肉毒桿菌素療程,誰還擔心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 「但最近越來越多消費者反應,去年也曾送給另一半肉毒療程做為愛的禮...

閱讀詳情 »

文/尹海崴 明星、網美愛P圖,早就不是秘密,但因為P圖露餡,被眼尖網友抓包的女明星、網美可不少。崴崴常覺得,如果自拍能不P圖,就像自己心目中美美的模樣,誰又會想這麼麻煩的認真P圖呢? 38歲的Abby,偶爾會自拍,自覺有凶凶的老態,很希望能看起來比較有精神、年輕。這是她第一次做微整形。Abby說,「...

閱讀詳情 »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不但是亞洲翹楚,連美國人都指定要他換肝!但台灣一肝難求,病患口耳相傳到天津換肝,台灣換肝130萬,到大陸換肝連包紅包在內,要新台幣700萬天價,10個台灣人到大陸換肝3死6垂危,換肝方法知多少,能夠得到親友的活體肝臟移植何其幸運,等不到肝能怎麼辦?TVBS《健康2.0》帶你一起探討...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怎能被歲月打敗? 近年來醫美盛行,「凍齡」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眼角旁的小細紋,還有越來越深的眼袋,都可以輕鬆去除,甚至還有可以讓眉毛看起來更立體的紋眉、眼睛更有神的繡眼線手術,而眼部美化療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但這些行為,真的都安全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