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安心睡有這五招 你家做對了嗎?

寶寶安心睡有這五招 你家做對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當您滿心期待寶寶「一眠大一吋」時,也別忘記了,為寶寶建立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嬰兒死因統計,事故傷害是第四大死因,而意外窒息死亡人數約占75%,意外窒息案例,有些便是源於錯誤的睡眠方式導致,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遵守「五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避免讓寶寶暴露於嬰兒猝死及窒息危機中。
寶寶安全睡眠陷阱 趴睡當心造成窒息事故
今年初發生一起保母將2個月大的男嬰,獨自留在房間採取趴睡姿勢,造成嬰兒窒息,送醫不治的案例。其實,坊間流傳許多不正確嬰兒睡眠資訊,例如:寶寶仰睡時會造成嗆奶導致窒息;或認為仰睡會影響頭型;也有人認為寶寶趴睡比較安心踏實等。
因此,採側睡、趴睡或購買功能性枕頭,以為會讓寶寶睡的更加舒適。事實上,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正確睡姿是仰睡,仰睡並不會導致上述的結果,但採用趴睡或使用功能性枕頭,反而容易造成窒息等事故。
寶寶與大人同床睡 恐提高嬰兒猝死風險
去年發生1個半月男嬰與家長同床而睡,遭大人身軀及棉被覆蓋口鼻而導致窒息;亦曾發生照顧者,將6個月大的女嬰放置嬰兒床後暫時離開,由於床上佈置許多玩具等雜物,導致女嬰被積木袋壓住口鼻,造成窒息,經搶救宣告不治。
家長為了方便照顧而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是怕寶寶著涼於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及以填充娃娃、玩具等佈置嬰兒床,都是造成嬰兒猝死的睡眠陷阱。睡眠姿勢及環境與寶寶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不正確的觀念,將提高寶寶嬰兒猝死症候群或窒息死亡的風險。
「五招安心睡」寶寶萬萬睡 謹記遵守確保安全
如何提供寶寶安全舒適之睡眠環境呢?國民健康署提供簡單好記「五招安心睡」口訣,讓爸媽輕鬆掌握細節,讓寶寶健康平安長大。

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為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外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亦無需墊高。

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張床。

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如需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床圍防撞護墊。

遵守寶寶「五招安心睡」,可大幅下降嬰兒猝死及窒息死亡風險。另家長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新生兒照顧錦囊-安全睡眠環境」資訊,逐一檢視寶寶的睡眠環境,為寶寶的睡眠安全把關。

【延伸閱讀】

莫名暴肥別輕忽 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上身

停經前年輕乳癌患者怎麼治? 乳癌權威解析荷爾蒙治療

收假後甩油減脂把握黃金期「凍」起來! 讓你躺著也能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何小姐有過敏體質,除了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嚴重黑眼圈、無精打采的模樣,還經常陷入鼻子癢、鼻塞、狂擤鼻涕等令人抓狂的狀態,影響工作表現,有次至客戶辦公室提案,沒想到被客戶委婉地要求,請她先擤完鼻涕再繼續,令她當場困窘不已。 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指出,最近氣溫飆高,過敏就診人數明顯增加,原因在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公司的年度例行健康檢查中,由於家族中曾有肺癌病人,李先生(化名)自費做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了小結節,一方面慶幸發現早,但也擔憂小結節會演變成肺癌。如何分辨肺結節是否為肺癌,發現肺結節時有無必要回診檢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于鎧綸醫師說明,肺癌只是肺結節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發生一起乘客揮刀砍警案,該名員警雖經送醫急救,卻仍宣告不治。由於該名乘客有精神疾病史,引起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恐慌,衛福部對此表示,正研修精神衛生法,補強社會安全網絡中的漏洞。也呼籲社會大眾不宜因社會事件,對特定疾病貼上標籤。社會安全網計畫 以預防為優先衛福部表示,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57歲羅姓婦女,長期受焦慮、怕熱、多汗、失眠及反覆性陰道感染等症狀困擾,初期以為是更年期到來,到童綜合醫院中醫科接受接受糖化血色素等相關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1,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經過中藥治療後,除血糖控制穩定外,陰道發炎的症狀也獲得改善。高血糖危機四伏 中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