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睡錯小心會要命! 國健署教5招防嬰兒猝死症候群

寶寶睡錯小心會要命! 國健署教5招防嬰兒猝死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父母為迎接小生命來臨,總是盡所能地採買及準備,包括為寶寶打造一個溫馨且舒適的嬰兒房。但有些新手父母對寶寶照顧有著不正確的觀念,如為了方便照顧而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於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及以填充娃娃、玩具等佈置嬰兒床,都會提高寶寶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

嬰兒猝死症候群 多因疏忽所致

根據衛生福利部近6年(103-108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為嬰兒前十大死因。近年來,嬰幼兒嬰兒睡眠期間猝死之新聞時有所聞,去年一位媽媽將3個月大的男嬰以趴睡姿勢放於床上睡覺,之後離開房間去煮飯,30-40分鐘後返回發現男嬰嘴唇和臉發紫已無呼吸心跳;另一名母親給4個月大的女兒餵奶後,與女兒同一張床睡覺,媽媽起床發現女兒臉部朝下,被棉被覆蓋失去生命跡象。

五招安心睡 避免遺憾終生

避免將寶寶暴露在死亡的風險中,提供寶寶安全的睡眠環境是爸媽及照顧者的重要課題,千萬不要一時的疏忽,造成一生的遺憾。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家長應遵守「五招安心睡」:

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張床。

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延伸閱讀】

糖友治療眼疾需「腎」重 眼內治療及早護視力

疫情反覆,風濕免疫病人該打疫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豐乳肥臀的女人更健康 補脾、補腎讓胸部升級 東方人的乳房位置沒有西方人來得高,這與東方人的進化有關係。換句話說,就是東方人的飲食習慣和西方人不同。雖然,這類營養攝取已經被認定是熱量過剩的不健康飲食,但是,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過量攝取的肉、蛋、奶,確實優於東方人的米糧、蔬菜。這也表示若要讓乳房在內的器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母親聲稱孩子咳血、吐血,2年內帶至醫院檢查6次,做過X光、支氣管鏡、內視鏡、電腦斷層等檢查,結果發現孩子身體非常健康,身體卻飽受檢查之痛。醫師指出,這名5歲的孩子明明沒病,母親卻杜撰病情,進一步證實母親罹患「代理孟喬森症候群」。 母患精神疾病 帶兒四處檢查 收治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女性心臟有二尖瓣脫垂的問題,而且好發於身材瘦高者,通常是沒有症狀,而且很多是因為感冒就醫,醫師藉由聽診器聽到有心雜音,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然而,也有些二尖瓣脫垂會出現不適症狀,甚至合併有心律不整,病況嚴重必須要接受手術治療。 胸悶、走路會喘、下肢水腫 根據流行病學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0歲的施女士,為末期腎病患者定期接受洗腎,今年初突然大量血尿,就醫確診罹患膀胱癌第3期,需進行根除性膀胱全切除術;但醫師考量,病患年紀大且身體較差,建議採用單孔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傷口僅4公分,術後一周就出院。 膀胱癌侵犯肌肉層需全切除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泌尿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