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分子口服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小分子口服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5歲的熊媽媽,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長達25年,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後來改用生物製劑治療,必須長期打針,身體都是瘀青,現在她看到針筒就懼怕。如今,衛生福利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可望提供害怕打針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需長期治療才能避免關節變形,目前治療藥物包括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抗風濕藥物、類固醇藥物,以及生物製劑。

陳得源指出,以中、重度患者為例,若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會改用生物製劑,但打針頻率從每周2次到每月1次都有,多數患者見到針筒就害怕,以致病情無法以有效控制,提高發生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台北榮總醫院過敏風溼免疫科主任林孝義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長期打針陷入恐懼,會導致服藥順從性差、疾病控制不佳,恐增加共病風險,如關節腔內滑膜慢性發炎,出現對稱性關節腫痛、變形,甚至殘障。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新藥。林孝義指出,日前衛福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用於治療患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該藥物可直接進入發炎細胞內,阻斷細胞激素的訊息傳導路徑,減少發炎細胞激素生成,快速、有效緩解病情。

不過,林孝義提醒,小分子口服藥可能造成患者肝功能異常、免疫力下降,B肝帶原者要小心服用,另外,患者也可能提高感染肺結核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83

相關推薦

  擠痘痘的影片想必大家已經看過不少,但這次的真的有點猛到太扯了…囧   不僅從裡頭擠出的東西超級驚悚,更扯的是在擠完之後的傷口居然大到需要縫?!  ▼快來看看這影片究竟有多驚人吧!真的太誇張了!     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這個超...

閱讀詳情 »

對於女性朋友們來說,私處是非常需要我們去進行細心的呵護的,因為很多的婦科疾病都是因為不注意私處的衛生而導致的,很多的女性會在小編之後就選用衛生紙擦拭的習慣,但是如果衛生紙選擇不擋的話,那麼這個時候疾病就會乘機而入。 1、裸露太久受細菌污染的衛生紙 女性的陰部本就是一個敏感又脆弱的部位,極容易受到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轉冷,登革熱仍不可輕忽。根據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入夏至今,全國本土病例將近3萬例,累計死亡人數129人,仍有28人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為此,疾管署釋出「登革熱病例群聚地圖」,民眾上網即可查詢近兩周內,南高屏地區本土登革熱群聚病例,精確掌握住家附近疫情。 高雄登革熱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