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習深呼吸 可緩解焦慮情緒

學習深呼吸 可緩解焦慮情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焦慮屬於常見的情緒反應,包括參加考試、面試公開演講等,都可能會因壓力過大產生焦慮現象,當人處於焦慮時,若不能適度舒緩,恐會出現心煩意亂、甚至伴隨頭暈、手腳發抖、冰冷等生理症狀出現。心理師建議,想要避免焦慮找上門,其實可學習深呼吸來緩解情緒。

以文獻證實,適度的焦慮的確有效幫助強化注意力,激發潛能,但最害怕是焦慮引起的過度反應等現象;公職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其實可透過自我調解的方式,有效舒緩情緒。

臨床心理師柯俊銘進一步說明,像是可以讓自己嘗試深呼吸,從鼻子吸氣,再由嘴巴吐氣,記得動作都要緩慢進行,另外也可針對手指、手臂、額頭等進行漸進肌肉放鬆,讓肌肉持續用力約5秒後,再慢慢放鬆下來,且隨時保持正面思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取代我完蛋了等想法,打擊焦慮。

另外,也可從1000倒數至0等的計數方式,暫時轉移注意力,讓心態可以從不安跳脫出來,阻止焦慮延伸;柯俊銘提醒,若透過這些方式,仍無法舒緩情緒,建議應尋求專業心理師等的協助,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就能遠離焦慮的纏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準媽媽懷孕期間總會擔心營養不足影響到寶寶,為了讓準爸媽用快樂的心情孕育健康的寶寶,衛生福利部特別製作健康「好孕日記」,整理好孕4階段撇步提供給準爸媽們參考。國民健康署表示,好孕4階段分為備孕期、第1孕期、第2孕期以及第3孕期,從備孕期開始,理想懷孕約為20至35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40多歲的王小姐,因有家族癌症病史,一直很重視疾病自我檢查,沒想到,2年前乳房篩檢發現異樣,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第二期的三陰性乳癌,網路爬文發現這種癌症易復發、易轉移、預後差,讓她一度崩潰,幸好後來在朋友勸導下振作。可惜的是,癌症並沒有放過她,今年3月,生活和家庭的多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知道嗎?如果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罹患了新冠肺炎,會比較容易導致重症之外,最近1項新的研究指出,有腎臟疾病或腎臟被病毒破壞的COVID-19患者,死亡風險會比腎臟健康的人更高,研究發表在《麻醉雜誌》(The Journal Anaesthesia)。 研究人員對英國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東洋日前宣布,代理德國BioNTech(BNT)疫苗,最後破局,外界質疑炒股、內線交易,對此,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召開記者會,批指揮中心講不清楚疫苗數量跟價格,「拿授權書來談的說法,是在吃我豆腐。」 針對是否取得授權書,林全說,「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沒有所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