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型肝癌檢測不易 MRI搭配標靶型顯影劑提高準確率

小型肝癌檢測不易 MRI搭配標靶型顯影劑提高準確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0歲的黃姓老婦(化名),本身為慢性B型肝炎合併脂肪肝患者,過去曾接受肝癌手術,近日在術後檢查時發現胎兒蛋白指數過高,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均無發現任何復發腫瘤;但後續幾個月胎兒蛋白指數仍不斷升高,為找出肝癌病灶,主治醫師安排老婦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在搭配MRI標靶型顯影劑的幫助下,清楚找到復發的小型腫瘤,老婦在接受治癒性治療後,目前胎兒蛋白指數已恢復穩定。

脂肪肝及位置難偵測之肝癌 建議透過核磁共振檢測

收治案例的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彥程表示,小型肝癌的篩檢和術後追蹤工具,主要有超音波、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三種方式,一般會使用超音波來進行初步檢查,雖然方便快速,但相對特異性也較低,若小型肝癌位於體內不易發現位置,如橫隔膜下方、腸子或胃附近,亦或是患者有脂肪肝、肝硬化等情形時,都會增加超音波診斷的困難度。由於黃姓老婦復發的肝腫瘤位於血管交界處,且大小僅有0.8公分,加上本身為脂肪肝患者,故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無果時,醫師建議採取敏感度及準確率相對較高的核磁共振來進行篩檢。

MRI搭配標靶型顯影劑 檢測準確率提升至90%

邱彥程醫師表示,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測小型肝癌的準確率約為70%,核磁共振可達到80%,目前國外部分醫師在肝癌的治療上,視定期接受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是一種常規檢查,避免單靠超音波檢測因監測死角而遺漏重要問題,而在2020年,台灣肝癌醫學會也將顯影劑新增至小型肝癌治療的第一線診斷工具中。此外,若核磁共振搭配MRI標靶型顯影劑檢測,可將準確率提升到90%,相較單獨使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準確率提升了20%,對患者來說有相當大的正面影響。邱醫師補充,過去臨床上,曾有患者在電腦斷層檢查中發現一個病灶,後續透過核磁共振搭配MRI標靶型顯影劑,才發現患者竟有二至三個肝腫瘤,因此對於小型肝癌術前診斷或是術後追蹤,透過標靶型顯影劑輔助診斷,能讓醫師在治療計畫更加精確,同時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手術。

民眾應控制三高減少飲酒 患者定期檢測避免肝癌復發

近年來酒精性肝炎及脂肪肝導致肝癌的盛行率逐漸增加,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罪魁禍首多為飲食習慣不良,如過度飲酒、三餐不正常、暴飲暴食等,尤其糖尿病為脂肪肝發生率相當高的因素,更不可輕忽。邱彥程醫師提醒,體型瘦的人也可能罹患脂肪肝,為避免脂肪性肝病引發肝癌,在飲食方面除了控制三高,平時也應培養運動習慣;若本身為糖尿病患者更應接受肝病篩檢,而肝癌患者則須配合醫師,定期進行肝癌追蹤,除了超音波外,建議可透過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較精準的檢查,預防肝癌再度復發。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惠虹報導】現代消費者喜歡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開架區選購隱形眼鏡,然不慎也可能誤蹈地雷。在大學視光系任教的資深專業驗光師賴裕源博士表示,最常見的誤區包括,選擇了喜歡的鏡片卻不合適,以為只要度數相符,忽略了不同廠牌度數與弧度可能略有差異,或是透氧度不夠、鏡片保濕效果不佳,戴起來反而更不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防部敦睦艦隊新冠群聚,目前無法判定感染源,到底有沒有高層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發言耐人尋味。陳時中強調,希望接受疫調官兵一定要誠實以對,幫助防疫就是有功,政府一定會保護誠實以對的人。   防疫政策太嚴格沒人敢說實話? 軍中下情難上傳 &n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雖然敦睦艦隊沒有新確診病例,但台灣仍有2名境外移入新冠肺炎個案出現(第21例與第422例,都是20多歲女性,出國目的都是就學,分別在4月19日與18日在機場通報採檢今日確診,都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治療。   指揮中心表示,案421於1月16日赴加拿大就學,4月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敦睦艦隊前往帛琉引發新冠群聚,不但台灣各界注目,多國也在關注病毒從哪上船,因為帛琉至今沒有確診病例。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今(20)日發布,確診病例初步調查,最早4月1日就有人發病,不僅於此,船上確認具有新冠肺炎抗體官兵,發病日推斷在3月21日,可能更早前就有病毒在散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