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 孩童成長隱形殺手

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 孩童成長隱形殺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歲男童佑佑因嚴重鼻塞與打鼾持續1年以上,睡覺時張口呼吸,每個月都會感冒,甚至最近一年因呼吸道嚴重感染住院了3次。經醫師以鼻竇內視鏡檢查發現,男童是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扁桃腺及鼻子後方腺樣體腫大,因而造成上呼吸道狹窄,之後經醫師建議,採用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術,術後睡覺打鼾的狀況大幅度改善。

鼻子變得暢通 生活更快樂

收治這名男童的雙和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李威翰醫師指出,男童經診斷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其發生原因為睡眠時肌肉及神經放鬆而導致原本已經狹窄的呼吸道更加阻塞,影響睡眠品質及缺氧。他在手術後鼻子變得很暢通,也不再那麼容易感冒,學校表現更上一層樓,睡眠檢查顯示呼吸中止的次數從原本的每小時50次降至1.5次,而且完全沒有缺氧的情形,幫助佑佑恢復健康快樂的生活。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 症狀多種可檢測

根據統計,「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孩童發生率大約是5%,最常見的年齡是2歲到6歲,腺樣體及扁桃腺肥大還有肥胖是主要的危險因子。最常見的症狀是習慣性打鼾,高達九成以上打鼾的小朋友都有睡眠呼吸中止。其他常見的夜間症狀包含口呼吸、呼吸聲吵雜、目擊呼吸停止,夜咳及嗆到,睡得不安穩及盜汗;白天的症狀包含容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問題及行為問題,甚至有些小朋友被診斷為過動症。

孩童腺樣體肥大高峰期 併發病症問題多

李威翰醫師強調,孩子在3到6歲是腺樣體肥大的高峰,可導致呼吸道阻塞及睡眠時打鼾,難以進入深睡眠狀態,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影響身高;睡覺時因呼吸困難必須張口呼吸,時間長了可致下頜骨過度發育,上唇短厚翹起,鼻唇溝消失,牙齒排列不齊,缺乏表情等,形成腺樣體面容。

孩子睡眠不充分,大腦長期缺氧,白天會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容易影響智力發育,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且容易暴躁等症狀。醫師提醒,孩童的成長及學習不能等,如有長期打鼾、鼻塞、白天精神不振等相關症狀者,應儘速至耳鼻喉頭頸外科進行專業諮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2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連假來了,用吃甜點、喝飲料紓緩連日工作的壓力?小心攝取過量,心情也會受影響!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醫學假說期刊》的研究指出,冬季憂鬱症症狀可能促使人們想吃更多的甜食,而攝取過量的糖分更易引發憂鬱症風險。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憂鬱症患者如腦內血清素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論蛋糕上裝飾的水蜜桃,或是臺菜「鳳梨蝦球」裡的鳳梨片,都會用到罐頭水果,但是,你是不是跟許多人一樣,對罐頭的製作方式、食用安全性,以及如何挑選罐頭仍有誤解呢?究竟罐頭水果的安全性與挑選原則怎麼做才正確呢?水果罐頭製作時已用商業滅菌 存放久與防腐劑無關許多人都以為,罐頭食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肺炎疫情讓許多人宅在家,追劇、打電玩使用3C產品的時間大幅增加,造成眼睛負擔加重,疲勞、乾澀、灼熱疼痛,出現類似乾眼症症狀。現代人普遍用眼過度,乾眼症年齡已下滑,但症狀很像單純眼睛疲勞,多半不會因此就醫。吳其穎醫師在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中分享,乾眼症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公費流感疫苗10月5號起開打,今年嘉義縣衛生局特別編列預算,首度開放高中職以下教職人員全面接種,而為讓偏遠師生方便接受預放注射,大林慈濟醫院協助嘉義縣番路、大林、梅山、民雄等四鄉21所國、高中、小學的學童與師生進行接種流感疫苗,預計至11月中旬完成施打。接種前先評估 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