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植牙手術多迷思 專家來解惑

植牙手術多迷思 專家來解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是否正因為缺牙而煩惱?或是針對植牙手術充滿著迷惑,不知是否該選擇植牙手術?現代人對於醫學新知的獲取可透過網路,但卻也因為知識爆炸,而感到困惑不已,反而不知如何取捨;對於植牙手術很多似是而非的迷思,且來看看專家如何解惑。

迷思一:拔牙後可馬上植牙?

植牙專科醫師何盈興表示,一般來說,除非條件非常好的個案,可以做到馬上拔牙後,即刻馬上植牙;不然,大部份都會建議待拔牙後2至6個月再植牙,因為拔牙後,在拔牙窩內或多或少都有細菌殘留,待牙肉與骨頭長成後,植牙部位形成一個無菌空間,再來植牙可以讓植牙處更乾淨,成功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拔牙窩的大小形狀位置,往往與要植入的植體不一定吻合;所以,何盈興醫師指出,在植牙前,大部份都需要再補人工骨粉,甚至補牙肉,使得手術變得更複雜,更不舒服,而且植體需要用10年、20年,不需要為了提早2個月有牙齒可以用,就減少植體的壽命,應著重在於植完牙後好用、好照護,而不是在於植牙有多快、多便宜、多不會痛。

迷思二:植牙會不會痛?

何盈興醫師解釋,人類的骨頭是沒有神經分佈在內的,因而植牙一般來說不會痛,但是若需要補骨、補肉,則會很腫很痛,因為需要翻開牙肉,翻得愈大則愈痛愈腫,但這是要有植牙良好基礎的必經之路,因為骨頭牙肉的條件不良,要做基礎改良,才能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有良好的環境可以使用。

迷思三:不翻瓣手術好呢?還是翻瓣手術好?

不翻瓣手術通常只適合植牙位的骨頭條件很好的人,何盈興醫師說明,符合這條件的人,大部份是外國人,人高馬大,骨頭量相對就多。本國人大部份條件都不是很良好,絕大部份都需要額外的補骨,因而建議最好還是進行翻瓣手術,使得手術視野良好,讓手術可以順利植到最理想位置,減少後續的困擾,方是上策。

迷思四:網路上的植牙資訊都是真的嗎?

何盈興醫師強調,網路上的資訊,真真假假,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條件狀況亦都大不相同,因而慎選信任的醫師,進行分析自身的骨頭、牙肉條件,身體的急、慢性疾病與飲食習慣,建立符合自身條件的合適治療計畫方是智者,千萬不要因網路上的資料而自行腦補想像,於自身無益;因為醫師有x光,有口內照片,有斷層掃描,有過去病史,有親自諮訊,有在口內仔細檢查過,才能定出適合自身的治療計畫,而正確的診斷,良好的技術,術後的保養照顧,才是成功治療的基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2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心病需要心藥醫,物質成癮如何醫?一名24歲的男子在朋友的介紹下使用安非他命,一開始只是為了工作需要提神,後來只要沒用就會發生緊張不安、疲倦、憂鬱等情況,這些狀況慢慢也影響到工作表現;另有一名張姓男子從當兵時開始跟朋友一起喝酒,退伍後在家喝酒的量與時間都變得越來越多,幾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20歲出頭的孔姓女大生,上大學後因一個月內減重10公斤,月經開始不規則,導致月經延遲至一年沒來,才發現事態嚴重,至西醫檢查發現女性荷爾蒙不足,有早發性卵巢早衰及萎縮,怕未來無法生育,於是前往中醫婦兒科門診求助。該名女大生經中藥調節賀爾蒙,加上即飲包調經方使黃體期穩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連續35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2016年癌症死亡人數統計,台灣肺癌死亡人數近30年成長5.7倍,死亡率連續10年居冠;不到57分鐘即有1人因肺癌死亡,5年存活率不到2成,為十大癌症中最低,到晚期更低於5%,每一年全球更有約150萬人死於肺癌。而肺癌的治療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怕打針、副作用 5成C肝患者拒治療一名60歲的婦人3年前在高血壓門診追蹤時,發現肝指數異常,進而轉至肝膽胃腸科就醫,檢驗後確診罹患C型肝炎,由於傳統治療需每週回診打針,加上可能引起如感冒症狀之副作用,因此抗拒治療,改以定期追蹤觀察。桃新醫院腸胃肝膽科吳式強醫師表示,我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