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鼠輩! 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現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診病例,為一名住在高雄市前鎮區從事農業工作的62歲男性。衛生機關已於其住家與工作地點捕獲老鼠,將進行病毒檢驗。此外也就其住家及工作地點進行捕鼠滅鼠,降低疾病散播的風險。(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疾管署說明,該名個案於2月3日出現發燒、頭暈症狀,2月6日因出現頭痛、紅疹、倦怠、腹瀉、腹痛、少尿、茶色尿等症狀而至醫院急診,並住院治療,其後便陸續呈現肝腎功能低下及肋膜積水、呼吸急促症狀,2月24日檢驗確診為感染漢他病毒,所幸治療後,已痊癒出院。且其住家及工作地其他8人目前都沒有疑似症狀。

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出血熱是因感染漢他病毒所引起,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囓齒類動物,尤其是環境中常見的老鼠,人一旦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都可能受到感染,潛伏期約數天至兩個月,但不會人傳人,而巿場、夜市住民及工作人員都是感染漢他病毒的高危險群。一般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倦怠、腹痛、下背痛、噁心、嘔吐、不等程度出血現象並侵犯腎臟等。

疾管署提醒,防鼠工作有「三不政策」,「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滅鼠是防範漢他病毒侵襲的最佳良方,建議民眾平時就應做好環境整頓工作,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途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也應妥善處理,並同時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例如清理老鼠容易窩藏的倉庫或儲藏室。倘若遇到鼠糞、尿,可先用漂白水或酒精先行噴灑,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以策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9歲大學女生,每天有運動習慣,但幾個月前雙腳開始變粗、肚子也變大,還胖了15公斤,起初以為自己發胖,因此拼命跑步減重,但體重不僅未降下來,後續還出現咳嗽、尿尿變紅及泡泡變多,也常常又累又喘,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水腫所引起;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罹患紅斑性狼瘡,且因爲發病破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超強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全台各地屢屢創下凌晨最低溫!隨著氣溫直降,早晚的溫差越來越大,許多民眾最常注意的是家裡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因為溫差過大而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肌梗塞外,還有主動脈剝離,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一旦發生,很可能會突然失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每年455人/每百萬人口與盛行率3,219人/每百萬人口都高居世界第一,其最大病因就是糖尿病,佔比超過一半比例為51.5%,因此,糖尿病腎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就顯得十分關鍵與重要。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  恐致腎病變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

閱讀詳情 »

什麼是發炎? 炎症,俗稱「發炎」,主要是因為身體受到外來刺激而產生的防禦反應,這原本是好的預防機制;但相反的,發炎也會造成組織腫脹、滲出液和異常細胞增生,產生致病的風險。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許多文明病都與「發炎」有關,比如:心肌梗塞、糖尿病、阿茲海默氏症、癌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三餐外食,油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