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產後別輕忽「小月子」 調養不善很傷身

小產後別輕忽「小月子」 調養不善很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流產對於母體有一定程度的傷害,而在不幸流產後,切記還是要坐月子好好調養,未來當身體以及心靈都準備好的時候,才能有健康的身體迎接寶寶。中醫師強調,流產坐月子,主要是讓子宮能好好保養,才能待再次懷孕時,能夠順利生產。

流產也要按週數坐月子

開業中醫師賴睿昕表示,許多小產後婦女,常因時間、工作、經濟等因素,無法得到充分的調養與休息,若馬上就開始從事勞心與勞力的工作,這種狀態對婦女身體的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通常小產坐月子時間要依流產時間來算,在妊娠12週內發生早期流產,需要坐月子1到2週;發生在12~20週之間晚期流產,需3週時間;而20週以上則建議一個月,藉由坐月子來調養身體,除了恢復體力外,更重要的是保養好子宮,讓自己有再生育的機會,也讓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會更好。

補身體須等惡露排乾淨

流產若處理不當恐引起併發症,輕者持續出血、發炎、發燒,重者大出血、休克、甚至敗血症,很可能危及生命。賴睿昕醫師說明,月經異常也是常見的後遺症之一,原因是流產時子宮內膜受到傷害、卵巢機能受影響而引起,其中有一部份原因是子宮內膜搔刮而使子宮內膜沾黏,以致月經量減少或不來了,影響以後的生育。此外,流產後的一週內,如果仍有下腹痛,惡露滴滴答答,腰酸痛,可能是殘餘的子宮內膜仍沒排乾淨,必須喝幾帖生化湯,惡露乾淨後才可以吃麻油雞、麻油腰子、麻油豬肝、當歸老薑羊肉湯、黃耆鱸魚湯、桂圓紅豆湯等來補身,以體質的狀況來選擇涼補或是溫補。

臥床少站立+注意保暖

賴睿昕醫師指出,母體因為消耗體力又出血,產後惡露亦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所以需要補充含蛋白質、鐵、維生素B12的食物,日常生活要好好休息,盡量臥床,不要站立、走太久。避免提重物,忌食冰冷、寒涼的蔬果。衣著盡量穿著溫暖,不要有冷或涼的感覺。

子宮內膜穩定後才能有性行為

賴睿昕醫師建議婦女,流產後坐月子這段時間,禁止游泳、泡水、泡溫泉,若要發生性行為,盡量在第一次月經來後才開始,太快有性行為,一方面可能會造成感染,一方面因為子宮內膜還未恢復穩定,在性行為後容易產生出血及腹痛,如果要再次懷孕,也建議要三個月之後。對女性而言,流產一定有相當多的不捨及傷痛,但既然已經發生了,就把身體養好,期待下次寶寶的來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0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最近台灣的疫情大爆發,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成了居家辦公的小宅,為了健康著想,減少出門、勤洗手成了大家的必要任務,不過再怎麼待在家,總會有一些必須出門的時候,這時就算戴好口罩、備好酒精,依舊容易有一些會被忽略的小細節,以下整理5個防疫期間容易忽略的破口! #防疫漏洞小提醒|口罩沒收好 雖然現在許...

閱讀詳情 »

悶熱夏季問題特別多,別說臉部的出油、爆痘,還會出汗、悶熱而容易引得尿道炎的復發,讓許多女孩不堪其擾。除了勤喝水、穿寬鬆的衣物以及注意個人衛生、不憋尿外,其實平常也可以多吃一些有利提升抵抗力的食物,讓這個夏季尿道炎不再找上門。 #預防尿道炎的飲食推薦|蔓越莓 都說女生多吃蔓越莓是好事,特別是有尿道炎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國今天新增476新增本土病例,另加35例校正回歸個案,總共511本土確診案例,其中新北市229例,台北市149例,而苗栗因電子大廠群聚事件嚴重,一口氣增加66例。 6月14日為第3級警戒的期限,但近日疫情又起,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是否提升至第4級、直接封城,將持續觀察...

閱讀詳情 »

2021.06.05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5日為止,已經有22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