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腦萎縮症病因複雜 中醫治療掌握2大原則

小腦萎縮症病因複雜 中醫治療掌握2大原則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小腦萎縮症又稱為脊髓小腦萎縮症或脊髓小腦失調症,罹患成因有先天基因異常的遺傳因素,後天則與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及DNA修復功能異常有關,確切病因不明。目前西醫針對小腦萎縮症並無任何有效治療方法,只能採取B12等神經促進劑、銀杏或阿斯匹靈來加強活化神經及血液循環的保守治療;中醫認為須探討五臟病因,小腦萎縮症患者多以腎虛、脾胃虛,氣弱和血虛為主,必須對症治療,可望改善病情。

 

現年65歲的醫師平時看診量大,常透支體力,2年前開始不時犯頭暈,轉彎感覺平衡感較差,一不小心就會跌倒,直到1年半前赴台大醫院經電腦斷層、抽血檢查後,確診罹患小腦萎縮症,但患者本身並無家族病史。由於西醫無法有效改善症狀,於是6月初轉而尋求中醫治療,4個月後,眩暈不適症狀改善至少3成,頻尿次數也大幅降低,現在他僅保留3分之1的門診量,好好專心治療休養。

 

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張賜興表示,當初個案由家人陪伴前來,一看診就要求先去上洗手間,問診發現不僅有眩暈症狀,走路小碎步、不太平穩,還合併帕金森氏症、低血壓及睪固酮過低等男性功能失調,以及腰部椎間盤突出和骨刺問題,白天每半小時至1小時就尿急甚想解尿,晚上每2小時起床上1次廁所,頻尿情況嚴重,加上腸胃吸收功能不佳,每天也排便2至3次。

 

通常小腦萎縮症患者病因多元,若合併嚴重的頭暈、失眠和頻尿等多重症狀,中醫治療相對更棘手。張賜興指出,中醫理論講求腎為先天之本,主導大腦和小腦運作;脾胃則為後天之本,吸取營養的重要器官。因此,中醫治療小腦萎縮症必須掌握「固脾胃」和「補腎氣」2大原則,腎氣虛損容易引起腦部退化,治療須從加強脾胃吸收來加強補腎填精的功能,達到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的效用。

 

針對小腦萎縮症的中醫治療多管齊下,最關鍵的是外貼藥膏療法,治療第1個月從頸椎貼膏藥至尾椎部位,每天換藥,有助矯正脊髓液的正常流動及打通任督二脈的氣血運行,再搭配內服藥物、針灸治療和矯正脊椎的推拿,達到全面的治療效果。返家後可自行按摩頭部和足部,腳底浸泡熱水、走健康步道或練習手部拍打功等,皆有助氣血平衡順暢,有益於改善病情。

 

目前中醫治療雖然能減緩小腦萎縮症的病症,但尚無法有效達到完全康復,仍有待朝藥物快速通過血腦屏障、更容易吸收發揮作用的方向努力。治療小腦萎縮症需時間及耐心,張賜興提醒,療程中可常喝四神湯來調整腸胃脾腎機能,多食用黑木耳、桑葚、黑豆和黑芝麻以及紫色藍莓、櫻桃、葡萄等等黑紫色食物、還有核桃、腰果、瓜子等堅果類食物等,透過食療加強補腎氣,並少食生冷瓜果、冰飲類、油炸類、糯米、甜點和蛋糕,以免阻礙腸胃消化運行。平時飲食不應過於清淡、應適量補充足夠的鈉和鹽分,提供身體足夠能量;睡眠是最佳治療方法,一般人至少應有7小時的良好睡眠,才能有助身體進行修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御美醫影音頻道】--中藥護心茶 溫陽去寒助循環--超視【就是I分享 跟我這樣過】(廖婉絨中醫師)*廖婉絨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心血管阻塞的病因,是因為飲食不當,情緒失調加上寒邪內侵,導至氣滯痰瘀,陽虛寒凝,痹阻心脈,而造成胸痹心痛。她提供1帖『中藥護心茶』,疏肝理氣,溫陽散寒,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 ...

閱讀詳情 »

能夠懷上雙胞胎可謂是雙喜臨門,畢竟每90位媽媽只有1位才能懷上雙胞胎;每100位懷有雙胞胎的媽媽只有其中10位懷的是同卵雙胞胎,已經屬於罕見,但更罕見的還有每4對同卵雙胞胎中出現的一對「鏡像雙胞胎」! 國外一對夫妻裡奇(Riche)和丹妮爾(Danielle)在2013年就非常幸運地生下了一對非常...

閱讀詳情 »

老人斑主要與身體機能退化,引發『肝』、『腎』兩個臟腑功能失調,以致體內毒素堆積所致。下面介紹一帖除斑中藥茶。 【中醫除斑】柴胡袪斑茶DIY,掃除老人斑 (廖婉絨中醫師)*50歲以後,皮膚老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俗稱『老人斑』的黑色素斑塊漸漸浮現,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明顯,暗示著身體皮膚漸漸衰老,是中老年...

閱讀詳情 »

【消水腫】生薑四皮飲:消除小腿腫脹 廖千慧中醫師分享生薑四皮飲,具有利濕消腫,理氣健脾效果,幫助消除身體水腫。 ☞﹝水腫型肥胖適用﹞**對於脾虛水腫型肥胖,常有小便量少,身體浮腫現象,尤其是小腿到了傍晚感覺發脹,嚴重時按壓下去皮膚會凹陷。御絨中醫診所廖千慧中醫師推薦生薑四皮飲,具有利濕消腫,理氣健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