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手機故障沒聲音? 老翁驚見「耳中風」

以為手機故障沒聲音? 老翁驚見「耳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南投一名70歲陳姓老翁,十月中旬接聽女兒打來的電話,卻聽不到話筒聲音,起初以為是電話故障,但移到另一耳接聽時就出現聲音,赫然發現出問題是電話自己的耳朵!陳翁趕緊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在醫師給予口服及耳內注射類固醇藥物後,聽力已漸漸修復。

聽力惡化合併暈眩 秋冬突發性耳聾好發期

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表示,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好發期,病患大多是出現突然察覺單耳聽力喪失症狀,部分患者除了聽力惡化還會合併暈眩。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目前尚不明,誘發原因可能和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內耳內淋巴囊水腫破裂、自體免疫疾病等等有關。

吳昭寬醫師說明,若經常熬夜、壓力過大以及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導致血液循環較差都可能增加發病機會。治療方式目前以口服、靜脈或耳內注射類固醇為主,輔以高壓氧治療,但患者也可以選擇中醫針灸治療來改善症狀,多管齊下增強療效。

掌握七天聽力黃金期 延遲治療永久損失

吳昭寬醫師提醒,突發性耳聾應把握七天黃金治療時間,若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當發現症狀應盡早就醫讓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治療,在與醫師討論後,同時配合中醫、高壓氧等輔助治療來縮短療程改善聽力。高壓氧治療可以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氧含量,改善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修復,加速聽力恢復,但高壓氧治療目前尚無健保給付需自費。

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預防耳中風不二法門
耳中風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預防方法,但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與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應是聽力保健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17歲少女脖子腫如蛋! 這項手術解決了「甲狀腺結節」不留疤

青少年暴牙沒自信 新式隱形矯正變身帥歐巴

吃水果造成血糖飆超高! 錯誤「健康識能」好傷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傳統進行胃鏡檢查,多半是「管從口入」,因此只要談到胃鏡檢查,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不舒服、想吐」,而現在和以前很不一樣,高雄胃腸肝膽專科醫師謝孟書分析,近年來,隨著新科技的引進,胃鏡檢查器械也有不少改變,像「經鼻胃鏡」便提供了另一項選擇,除了胃鏡檢查的不適程度明顯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衝擊遇困境 罕病兒母親面對挑戰堅強育兒罹患「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的小花,由於疾病的關係全身無力、發展遲緩、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加上不定期的癲癇發作,小花媽媽只得全天看顧。甚至最近因為發燒,小花住進加護病房,一度生命危急可能隨時休克,所幸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畢業於某新竹國立大學研究所,陳先生在竹科工作的前幾年,身心壓力沉重,出現幻聽妄想,總以為同事講他壞話,故意針對他,至精神科求診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高教育水準的他,深知持續用藥、避免復發與功能退化之重要性,故選擇長效針劑,來穩定病情。還被挖角至日商公司,外派日本的每月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胰島素自問世以來,已拯救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更突破百年前罹患糖尿病即為絕症的困境。臺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楊偉勛教授表示,胰島素為糖尿病治療帶來里程碑式的進展,以現今來說,大多數糖尿病雖然沒有馬上致命的危險,但患者仍須多加注意血糖管理,若是沒有適當控管血糖而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