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手機故障沒聲音? 老翁驚見「耳中風」

以為手機故障沒聲音? 老翁驚見「耳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南投一名70歲陳姓老翁,十月中旬接聽女兒打來的電話,卻聽不到話筒聲音,起初以為是電話故障,但移到另一耳接聽時就出現聲音,赫然發現出問題是電話自己的耳朵!陳翁趕緊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在醫師給予口服及耳內注射類固醇藥物後,聽力已漸漸修復。

聽力惡化合併暈眩 秋冬突發性耳聾好發期

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表示,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好發期,病患大多是出現突然察覺單耳聽力喪失症狀,部分患者除了聽力惡化還會合併暈眩。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目前尚不明,誘發原因可能和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內耳內淋巴囊水腫破裂、自體免疫疾病等等有關。

吳昭寬醫師說明,若經常熬夜、壓力過大以及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導致血液循環較差都可能增加發病機會。治療方式目前以口服、靜脈或耳內注射類固醇為主,輔以高壓氧治療,但患者也可以選擇中醫針灸治療來改善症狀,多管齊下增強療效。

掌握七天聽力黃金期 延遲治療永久損失

吳昭寬醫師提醒,突發性耳聾應把握七天黃金治療時間,若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當發現症狀應盡早就醫讓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治療,在與醫師討論後,同時配合中醫、高壓氧等輔助治療來縮短療程改善聽力。高壓氧治療可以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氧含量,改善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修復,加速聽力恢復,但高壓氧治療目前尚無健保給付需自費。

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預防耳中風不二法門
耳中風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預防方法,但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與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應是聽力保健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17歲少女脖子腫如蛋! 這項手術解決了「甲狀腺結節」不留疤

青少年暴牙沒自信 新式隱形矯正變身帥歐巴

吃水果造成血糖飆超高! 錯誤「健康識能」好傷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減重僅靠意志力節食,8成都會復胖回到原來體重!新生代歌手楊上昀,國中時體重曾高達108公斤,曾經斷食20天狂瘦10公斤,但恢復飲食就回到原點,也曾多次使用激烈錯誤方法,都沒辦法「享瘦人生」,目前在醫療團隊協助下,在飲食、運動、心理層面多管齊下,終於體重下降至69公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腦退化、失智症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與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出,108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達29萬人,相當每80人中就有一位罹患失智症,其中45~64歲族群佔比約1.1萬人。由此顯示預防失智、腦部健康保健意識,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新議題。腦袋卡卡、神經大條?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台灣過重及肥胖行為」調查發現,台灣逾8成的人都有減肥經驗,且一半以上的人目前正在減重中。隨著農曆年、228連假,民眾平均增加3至5公斤,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醫師表示,前往門診諮詢減重的人數也成長三成。減重的人這麼多,復胖更不在...

閱讀詳情 »

62歲歌手陳昇在臉書貼文提及「口腔有腫瘤,已立即做手術處理」,因而取消跨年演唱會,消息一出,令歌迷意外,也引發民眾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口腔腫瘤型態多樣,分為良性與惡性,其中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口腔癌,位居2017年十大癌症第5位、男性癌症第4位。醫師提醒,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