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腿痠痛癢不能輕忽 女性靜脈曲張竟比男性高4倍!

小腿痠痛癢不能輕忽 女性靜脈曲張竟比男性高4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相信女性朋友常常因為腿部不美觀而苦惱吧?中醫師沈瑞斌指出,女性機率是男性的四倍,這與先天血管彈性構造有關,靜脈曲張不僅會出現蜘蛛絲、蚯蚓狀的血管、色素沉澱、還有靜脈炎出現局部疼痛搔癢,嚴重可能潰爛發炎。沈瑞斌建議,平時一定要起來多活動,幫助血液順利回流,若初期出現蜘蛛絲可以盡早調理,早日恢復血管彈性。

推動靜脈血液回流  肌肉和瓣膜在出力

沈瑞斌指出,靜脈曲張有分可見或不可見兩種型態,人們熟知的痔瘡屬於看不見的靜脈曲張,而一般可見靜脈曲張常見於女性腳部,如藍紫色的蜘蛛絲、凸起的蚯蚓狀血管。

靜脈曲張怎麼發生?沈瑞斌表示,從生理學角度看,靜脈血液回流主要依靠肌肉和瓣膜力量推動,因此當瓣膜無力或閉鎖不全時,血液無法順利回流,易堆積大量血液於末梢;從中醫角度看,當氣血循行不良、瘀血、寒凝血脈時,導致血液凝於下肢無法順利回流,形成靜脈曲張。

靜脈血流循環不好 局部血栓易產生

關於出現靜脈曲張的機率,沈瑞斌表示,女性是男性的四倍,這與先天血管彈性有關,因血液循環不好局部會產生血栓,因此初期能看到一絲絲的小靜脈(蜘蛛網狀細紋);中期出現鼓脹粗大、蚯蚓狀的扭曲血管、皮膚色素沉澱,而最常見的靜脈炎,通常伴隨局部疼痛搔癢;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潰爛、感染,甚至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姿勢長期不變化  腹壓增加循環慢   

沈瑞斌表示,不僅有中老年人,包括百貨公司櫃姐、空姐、長期咳嗽、久坐、舉重、便秘者都是靜脈曲張的好發族群,姿勢沒有變化,腹壓增加以致血液循環不好,或是懷孕中的孕婦因荷爾蒙變化,血管彈性也鬆弛變得鼓脹,造成下肢血液量增加。

治療時機要趁早 恢復血管彈性最重要

至於治療時機,沈瑞斌表示,初期發現藍紫色的蜘蛛絲可以先行調理,搭配熱敷抬腳和運動改善,中醫致力於恢復血管和肌肉彈性,減少復發次數。他強調,中醫放血治標不治本,偶爾不舒服可以運用放血使局部達到舒緩的效果,但並不能從根本解決靜脈弱化問題,放血完會再長出來,所以仍要回歸根本治療。

沈瑞斌提到,不論治療上是選擇中醫或西醫,最終都要回歸找回血管的彈性。外科手術上,傳統手術除非不得已才選擇把大隱靜脈切除,犧牲血管的同時必須承擔手術的風險,至於是否會延伸周邊阻塞、淋巴水腫、靜脈炎等問題手術風險,必須依個人體質評估,而新型微創手術民眾也要先經專業醫師來判斷是否適合進行。

【延伸閱讀】

自體脂肪隆乳5大秘辛 美胸渾然天成祕密大公開?!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骨科門診常聽到「醫生,怎麼辦?我的女兒怎麼背部隆凸起來,肩膀也一高一低的,會不會需要開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近年來收治多起自發性脊椎側彎病例,患者年齡約落在10-18歲。然而,許多家長會尋求牽引、吊單槓、整骨等方式治療,但效果大多有限;醫師提醒,若家中小朋友有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5歲媽媽,長年飽受胃潰瘍困擾,某次接受胃鏡檢查後,確診為感染胃幽門桿菌所導致,但雖經三次殺菌治療,卻仍未見效,直到醫師進一步詢問後,才發現原來這名媽媽平時牛奶、咖啡和茶不離手,導致胃酸分泌增強胃酸分泌,促使藥效未能及時發揮,經改善平時飲食習慣後,再次接受治療,才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暑假中,孩子的生活作息是否晨昏顛倒,擔心無法盡快恢復正常作息?或是擔心孩子們因為沉重的功課壓力深夜才能入睡,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一篇2019年5月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採取調整睡眠作息的干預措施,可幫助夜貓族在三週內,改變其晝夜節律,顯著地改善睡眠與清醒時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夏季高溫悶熱,當日曬、汗水、高溫和溼氣刺激皮膚時,很容易就因皮脂分泌旺盛,冒出許多惱人的痘痘,該如何預防面皰或治療痤瘡(青春痘)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地彙整出3大類相關產品:   (一)特定用途化粧品   市面上常見宣稱預防面皰的化粧品,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