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腿痠痛癢不能輕忽 女性靜脈曲張竟比男性高4倍!

小腿痠痛癢不能輕忽 女性靜脈曲張竟比男性高4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相信女性朋友常常因為腿部不美觀而苦惱吧?中醫師沈瑞斌指出,女性機率是男性的四倍,這與先天血管彈性構造有關,靜脈曲張不僅會出現蜘蛛絲、蚯蚓狀的血管、色素沉澱、還有靜脈炎出現局部疼痛搔癢,嚴重可能潰爛發炎。沈瑞斌建議,平時一定要起來多活動,幫助血液順利回流,若初期出現蜘蛛絲可以盡早調理,早日恢復血管彈性。

推動靜脈血液回流  肌肉和瓣膜在出力

沈瑞斌指出,靜脈曲張有分可見或不可見兩種型態,人們熟知的痔瘡屬於看不見的靜脈曲張,而一般可見靜脈曲張常見於女性腳部,如藍紫色的蜘蛛絲、凸起的蚯蚓狀血管。

靜脈曲張怎麼發生?沈瑞斌表示,從生理學角度看,靜脈血液回流主要依靠肌肉和瓣膜力量推動,因此當瓣膜無力或閉鎖不全時,血液無法順利回流,易堆積大量血液於末梢;從中醫角度看,當氣血循行不良、瘀血、寒凝血脈時,導致血液凝於下肢無法順利回流,形成靜脈曲張。

靜脈血流循環不好 局部血栓易產生

關於出現靜脈曲張的機率,沈瑞斌表示,女性是男性的四倍,這與先天血管彈性有關,因血液循環不好局部會產生血栓,因此初期能看到一絲絲的小靜脈(蜘蛛網狀細紋);中期出現鼓脹粗大、蚯蚓狀的扭曲血管、皮膚色素沉澱,而最常見的靜脈炎,通常伴隨局部疼痛搔癢;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潰爛、感染,甚至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姿勢長期不變化  腹壓增加循環慢   

沈瑞斌表示,不僅有中老年人,包括百貨公司櫃姐、空姐、長期咳嗽、久坐、舉重、便秘者都是靜脈曲張的好發族群,姿勢沒有變化,腹壓增加以致血液循環不好,或是懷孕中的孕婦因荷爾蒙變化,血管彈性也鬆弛變得鼓脹,造成下肢血液量增加。

治療時機要趁早 恢復血管彈性最重要

至於治療時機,沈瑞斌表示,初期發現藍紫色的蜘蛛絲可以先行調理,搭配熱敷抬腳和運動改善,中醫致力於恢復血管和肌肉彈性,減少復發次數。他強調,中醫放血治標不治本,偶爾不舒服可以運用放血使局部達到舒緩的效果,但並不能從根本解決靜脈弱化問題,放血完會再長出來,所以仍要回歸根本治療。

沈瑞斌提到,不論治療上是選擇中醫或西醫,最終都要回歸找回血管的彈性。外科手術上,傳統手術除非不得已才選擇把大隱靜脈切除,犧牲血管的同時必須承擔手術的風險,至於是否會延伸周邊阻塞、淋巴水腫、靜脈炎等問題手術風險,必須依個人體質評估,而新型微創手術民眾也要先經專業醫師來判斷是否適合進行。

【延伸閱讀】

自體脂肪隆乳5大秘辛 美胸渾然天成祕密大公開?!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陳小姐59歲,因右肩疼痛,手往上舉會抬不高,尤其是特定動作角度會痛,伸手拿東西會痛,內衣扣子扣不太到,背癢抓不到,夜晚睡覺會痛醒導致睡眠品質很差等問題,於是前往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復健科門診就醫。經由復健科主任杜育才安排X-光及超音波檢查,診斷為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物理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每年因骨鬆造成的骨折就超過6萬人,一旦骨折,不僅患者得承受病痛,也得面對死亡率風險,更加重家庭照顧的負擔,為了讓長輩及時了解骨鬆這個全球第二大重要流行病的隱形殺手,衛福部彰化醫院骨鬆團隊前往各社區衛教宣導,希望透過解說檢查數據及協助就醫,讓長輩們更重視骨鬆的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市澄清醫院成立90週年,運動會以「飛躍澄清、昻揚精進」精神指標,深具感念意義。來自三院區五家盟院的員工組隊競技,所有的運動項目都透過該院運動醫學中心精心設計,從「運動醫學」出發,讓員工們在運動場上展現有氧能力、肌力、協調性等健康活力,是醫院舉辦運動會的專業特色。 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國於今(2022)年1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6.9%,這代表銀髮族越來越多,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國健署提出「評估長者功能6大指標」長者可以自行勾選答案,晚輩已可協助作答,如有異常,建議就醫並接受檢查。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吳建遠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