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少年得「痔」肛門反覆裂傷 釀成肛門狹窄無法正常排便

少年得「痔」肛門反覆裂傷 釀成肛門狹窄無法正常排便

【NOW健康 陳如頤/新北報導】俗話說「十男九痔」,痔瘡為許多民眾的難以言語的困擾,醫師提醒,如有痔瘡或是排便障礙等問題,務必積極就醫,以免肛門狹窄,必須依賴瀉藥或浣腸劑才能正常排便。


73歲柯先生可說是「少年得痔」,年輕時痔瘡嚴重,常排便流血,為此,接受過多次手術,但始終沒有好轉,步入中年後,排便有如惡夢,腹部一用力,肛門就流血,反覆裂傷、疼痛。


近幾年,症狀惡化,必須服用瀉藥,才能排便,且劑量越吃越重,1天要服用4到6顆。年初至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就醫,檢查確診為肛門狹窄,細到連1根小指頭都進不去。


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蕭光宏表示,「肛門狹窄」是指肛門口徑變小,以致糞便難以通過肛門,排便時引發疼痛。造成肛門狹窄的原因有2種:


1.手術造成的肛門狹窄:手術切除過多肛門組織,導致肛門皮膚不足,進而伴隨張力過大、過緊,發生率約1.5至3.8%。


2.慢性肛裂:不少痔瘡或便秘患者解便困難,以致肛門反覆撕裂傷,使肛門口纖維化,括約肌失去彈性。


在治療上,慢性肛裂所造成肛門狹窄,只需切開肛門括約肌,讓組織放鬆。如為術後造成的肛門狹窄,則因為皮膚不夠,處理難度較高,放鬆括約肌,也無濟於事,一般建議施以「皮瓣手術」。


進行手術時,放鬆肛門內括約肌,再從肛門外臀部的皮膚設計1個皮瓣,拉到肛門內縫合,補足肛門內側皮膚的不足。蕭光宏強調,每個患者肛門口的寬度不一,必須量身打造適合的皮瓣組織。


以柯先生為例,因之前接受過多次肛門手術,以致出口狹窄,蕭光宏指出,以改良式的菱形皮瓣縫補,延長菱形一角分散張力,術後3天,患者即可正常排便,遠離瀉藥。


蕭光宏提醒,民眾如有痔瘡、便祕問題,務必積極就醫,並透過高纖飲食,補充水分,多多運動來改善排便問題。如果症狀嚴重,常有排便出血,就需至大腸直腸外科接受進一步檢查。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子4年終有果!試管療程成功與否 醫曝:必備3大關鍵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胎兒的健康,孕媽咪從懷孕的第一天起,就應該要注意營養攝取,國際婦幼醫學權威Dr. Bloomfield 分享婦產醫學新發現,強調寶寶天生基因不是絕對,媽媽營養攝取才是關鍵。 孕媽咪營養攝取是關鍵 澳洲與紐西蘭新生兒學科專家Dr. Bloomfield於近日發表全球婦...

閱讀詳情 »

圖片來原cMoney 想要排除結石,不要誤信錯誤飲食方法,飲食不能天天無醣、無油、無鹽,甚至每天猛灌水,小心水中毒。醫師提醒,錯誤的飲食習慣,如同慢性自殺! 圖片轉自fotolia 1名6旬婦人,患有結石,聽別人說每天猛灌水,可以將結石自然排出,於是每天喝超過5000㏄的水,早餐吃生菜沙拉不加鹽,...

閱讀詳情 »

  (翻攝自愛微幫 yzokkyj.com.cn,下同) 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才能把蔬菜吃得健康呢? 1、有蟲眼的菜沒農藥 有沒有蟲眼不能作為判斷蔬菜是否安全的標準。蟲眼只能說明蔬菜受過蟲害,但並不等於沒打過農藥。其實,有蟲眼的菜農殘可能更多,原因在於,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