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門鎖不住? 10位婦女就有1人尿失禁

尿門鎖不住? 10位婦女就有1人尿失禁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2歲的林太太,是位身材豐腴的家庭主婦,張羅完一家老小、忙完家務之際,偶爾也跟姊妹淘聯絡感情;無奈每次聚會、外出旅遊,聊天聊到太激動哈哈大笑時,尿竟從尿道口滲了出來,搞到出門除了護墊之外,還要多準備褲子,免得出洋相。

術後兩天移除尿管 大笑不漏尿

掙扎許久,林太太終於鼓起勇氣到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門診尋求許齡內女醫師求治,經過病史詢問、檢驗及檢查,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並無合併骨盆腔器官脫垂。討論治療方式後,選擇了尿道中段吊帶手術;術後兩天移除尿管,林太太表示陰道傷口不痛且能順利解尿,最重要的是試著哈哈大笑時,竟然不會漏尿了!

尿失禁可分為四型

在台灣大約每十個婦女就會有一人尿失禁。尿失禁大抵可分為應力性、急迫性、混和型尿失禁及其他成因所致之尿失禁。而應力性尿失禁是指膀胱處於沒有收縮情況,然而在腹壓增加時會有尿液從尿道滲出。

主要成因有兩個

應力性尿失禁有兩個主要成因:一是膀胱及尿道用力時會往下垂墜,如多產或肥胖婦女因為尿道下方的內骨盆筋膜也會隨著較為鬆弛;二是尿道的閉鎖功能變差,如停經後造成尿道平滑肌萎縮,尿道黏膜也會較鬆弛。在腹部用力狀態,膀胱及尿道出現下墜或是尿道無法緊閉,而造成尿失禁。

以影響生活品質多寡衡量嚴重度

許齡內醫師並指出,尿失禁嚴重程度的評估,主要以影響生活品質多寡來衡量:(1)只有在用力咳嗽時出現漏尿,為輕微尿失禁;(2)輕輕用力咳嗽便會漏尿,且漏尿每星期至少有一次並需使用護墊,為中度尿失禁;(3)很輕微運動或走動時就會漏尿,且平時需使用護墊以防漏尿弄濕褲子,為嚴重尿失禁。

嚴重個案可採取手術治療

應力性尿失禁的處理,可採以減重、骨盆底肌肉復健,但對於較嚴重或保守治療失敗個案,無張力吊帶手術、經閉孔無張力吊帶手術、單一陰道傷口的中段尿道吊帶手術,傷口小、手術時短,大幅降低術後的疼痛感。

有尿失禁應勇於儘早就醫

許齡內醫師強調,尿失禁的治療日新月異,不同的致病機轉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望受此困擾的女性朋友能勇於儘早就醫,恢復對於排尿的禁制性,又不影響排尿的最佳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疫苗運抵台灣,醫事人員列為最優先接種對象。擁有2萬多名員工的長庚醫院,在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的領軍下,超前部署成立「新冠疫苗接種推動團隊」,由邱政洵副院長擔任總指揮,進行任務分組,並規劃三階段接種作業流程,讓員工對於疫苗有公開、透明的認知,進而能安心放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小倩(化名)與丈夫結婚多年,夫妻倆一直希望有一個孩子,但努力了幾年仍然沒有結果,便主動向醫師求助。在醫師建議下,使用試管嬰兒的方式終於順利懷孕,夫妻雙方十分開心。但在懷胎24週時,某天小倩突然感覺不到腹中寶寶的胎動,緊急就醫檢查發現寶寶竟「胎停」!為確保母體的安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民防疫戴口罩,冬季常見的小兒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但小兒科醫師發現小兒腸胃炎卻增加了!因此,必須特別注意飲食安全。戴口罩呼吸道感染發生率降 腸胃炎患者反增加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觀察,往年每到冬季,來看診的十個病童,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近六位。今年最特別的是,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