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防疫,幼兒的視力保健更要注意!

居家防疫,幼兒的視力保健更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1年美國眼科醫學期刊(JAMA Ophthalmology )有學術研究發表並評論居家隔離對小朋友的視力影響,中國學者調查了123,000 位六至八歲的小朋友於2020 年一月至五月新冠肺炎封城時期後的視力變化,發現六歲的小朋友中, 2020 年近視盛行率與前幾年相比,增加近400 %,七歲的小朋友近視率增加200%,八歲的小朋友近視率增加40 %。

高雄長庚眼科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同時也是教育部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的吳佩昌醫師指出,居家防疫讓許多小朋友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近距離用眼如看書、玩3C 的時間大大拉長,上述得研究結果顯示,環境因素的改變對眼睛正在關鍵發育時期的幼童來說,似乎影響更大。提醒家長們,居家防疫,幼兒的視力保健更要注意!

占卜視: 我的小孩會近視嗎?

“我的小孩會近視嗎?” 是吳佩昌醫師在門診時常被問到的問題 。基本上,華人族群的近視率很高,分享依以下幾個危險因子幫助家長評估自己小孩近視的機率:

1.  家長是否有近視?

與沒有近視的家長相比,若有一位家長近視會拉高小朋友近視的機率三倍,若二位家長都近視會拉高小朋友近視的機率六倍。


2.  年紀與度數

小朋友出生時是遠視,遠視度數能保持得愈久,儲存在”視力存摺” 至年紀愈大,愈不易近視。若今年檢查只剩遠視五十度,明年很有可能就會近視了。相對的,年紀愈小開始近視,一般度數會加深得愈快,變成高度近視的機率愈高。


3.  用眼習慣

先天條件只占近視機會的二成,後天環境的影響卻占了八成。不論是看書,畫圖玩3C,玩拼圖、積木等近距離用眼,時間愈長愈容易近視。

護眼123 “ 從小開始存視力!

身為教育部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的吳佩昌醫師自2018 年開始與國健署推廣” 護眼123 “ 從小開始存視力 ! 吳醫師建議家長們:

1.  每年定期視力檢查1-2次。

小朋友自3,4歲起就可定期去眼科由醫師做視力及散瞳驗光檢查,每年1-2次,了解孩子的視力存摺中的遠視存款是否足夠,幼稚園的孩子最好遠視100度以上,國小學童最好遠視50度以上。


2.  每日戶外活動 2 小時,未滿2歲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

幼兒最好不要看3C,愈少愈好,多到戶外活動玩遊戲,以大肢體的活動取代3C。


3.  近距離用眼30 分鐘休息10 分鐘。

居家防疫時期務必記得近距離用眼30 分鐘後就要休息10 分鐘,可以由窗戶望遠,原地踏步、伸展肢體。不論開多少燈,室內的亮度與戶外還是落差很大,陽光會刺激眼睛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軸的拉長。戶外活動是最有效預防近視的方法。雖然疫情時期很難出門,吳佩昌醫師強烈建議家長們運用陽台,庭院,頂樓,走廊等維持二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以維護身心及眼睛的健康。吳佩昌醫師也提醒已經近視的小朋友,近視控制不能停;不論是點散瞳劑,戴角膜塑型,治療型軟式隱形眼鏡或治療型眼鏡鏡片等,為了維護眼睛的健康,降低高度近視造成失明的機會,近視防治不能停!



【延伸閱讀】

友華捐贈祛痰藥 可助近3300位新冠肺炎病人

牙齒亂等長大再矯正? 醫師籲:『有幾種情況,矯正不能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24名新冠確診境外移入病患,創下8個月來新高數字,當中20名是印尼集中檢疫移工。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印尼疫情快速增加,當地移工訓練所疑似防疫措施不佳,導致群聚風險非常高,因此12月4日至17日暫緩印尼移工入境2周,18日重新開放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日冬夜漸長,天氣也逐漸轉涼,再加上後疫情時期,許多民眾怕冬季疫情再度捲土襲來,已開始吃暖呼呼且滋養心神的食補料理,有些民眾甚至是天天吃,希望藉此增強免疫力、調養身體。 冬季常見的食補料理中,大多會加入薑、當歸或黃耆等中藥材,作為調養,像是當歸有活血作用,黃耆能補氣、...

閱讀詳情 »

秋冬之際為許多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包括新型A型流感,為提升民眾對這項傳染病的防疫認知,疾病管制署27日於官方臉書專頁「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舉辦「5要6不 遠離新A流」直播活動,邀請食尚一姐莎莎與防疫醫師蘇家彬,與粉絲線上互動,分享新型A型流感的知識與預防方法。食用含生蛋食材 注意感染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