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橘子營養好吃 小心貪多上火

橘子是冬季的時令水果,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口感好,是時下很多人的首選水果。對於橘子,你了解多少?只是知道它含維生素C多嗎?

橘子營養好吃 小心貪多上火

營養的分析

1.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後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2.橘子內側薄皮含有膳食纖維及果膠,可以促進通便,並且可以降低膽固醇;

3.橘皮苷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韌性,降血壓,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故橘子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食品,研究證實,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有助於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逆轉;

4.在鮮柑橘汁中,有一種抗癌活性很強的物質「諾米靈」,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抑制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能使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對細胞核的損傷,保護基因的完好。

橘子肉、皮、絡、核、葉都是葯。橘子皮,又稱陳皮,是重要藥物之一。《本草綱目》中說陳皮是「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葯則升;同降葯則降。」

橘皮是一味理氣、除燥、利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葯;颳去白色內層的橘皮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止咳的作用;橘瓤上的筋膜稱為橘絡,具有通經絡、消痰積的作用,可治療胸悶肋痛、肋間神經痛等症;橘子核可治療腰痛、疝氣痛等症;橘葉具有疏肝作用,可治肋痛及乳腺炎初起等症;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的作用,常吃橘子,對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老年咳嗽氣喘、津液不足、消化不良、傷酒煩渴、慢性胃病等有一定的效果。

橘子的營養豐富,在每百克橘子果肉中,含蛋白質0.9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8克,粗纖維0.4克,鈣56毫克,磷15毫克,鐵0.2毫克,胡蘿蔔素0.55毫克,維生素B0.08毫克,維生素B20.3毫克,煙酸0.3毫克,維生素c34毫克以及橘皮甙、檸檬酸、蘋果酸、枸櫞酸等營養物質。橘子性平,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於胃腸燥熱之症;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於腹部不適、小便不利等症;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之症。

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興奮,抑制胃腸、子宮蠕動,還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微血管出血。橘子對減肥有利。

吃橘子的好處

中醫認為,橘子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健脾、順氣、止渴的藥效,是男女老幼(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皆食的上乘果品。橘子可謂全身都是寶:不僅果肉的藥用價值較高,

橘子其皮、核、絡、葉都是「地道藥材」。橘皮入葯稱為「陳皮」,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於防治胸脅脹痛、疝氣、乳脹、乳房結塊、胃痛、食積等症。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結、止痛的功效,臨床常用來治療睾丸腫痛、乳腺炎性腫痛等症。橘絡,即橘瓤上的網狀經絡,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效,常用於治療痰滯咳嗽等症。

因為橘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所以能有效防治高血壓,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橘葉具有疏肝理氣、消腫散毒之功效,為治脅痛、乳痛的要葯。橘皮刮掉白色的內層,單留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等功效,臨床多用於治療咳嗽、呃逆等症。

橘子含有豐富的糖類(葡萄糖、果糖、蔗糖)、維生素、蘋果酸、檸檬酸、蛋白質、脂肪、食物纖維以及多種礦物質等,澳洲科學及工業研究機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1個橘子可以使人們避免某些癌症(如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襲。

吃橘子的壞處

橘子好處雖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中醫認為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會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結等癥狀。因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為避免其對胃粘膜產生刺激而引起不適,因此,最好不要空腹吃橘子。此外,橘子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如果一次吃的過量或近期連續攝入過多,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過高將會導致皮膚髮黃。此時除了多喝水、暫時不吃橘子類水果外,還應限制攝食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食物,經過1個月後,皮膚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橘子多吃容易上火,每天最好只吃兩三個。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學校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為的是讓教育不中斷,卻也提升了孩子使用3C產品的依賴程度,加上暑假期間待在家的時間較長,父母無法時刻盯著孩子的用眼習慣,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開學後,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近視加深,才急著前往就診,詢問角膜塑型片的比例明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已經超過9.32%、糖友病患超過220萬人;糖尿病會併發血管病變,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也是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視網膜專科醫師人力有限,糖尿病患平均眼底檢查率不到一半。為降低糖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雖進入後防疫時代,但多數人仍「聞咳色變」。對此,國泰綜合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錦桐主任說明,不少氣喘患者擔心進出醫院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導致回診與領藥比例降低。但氣喘患者若未妥善控制而導致惡化,在這個時機咳嗽不止恐引來旁人異樣眼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超高齡社會來臨及生活飲食型態改變,腦中風成為國人的重大健康問題。若能在腦中風發生後,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內進行搶救,即可讓傷害降到最低。桃竹苗緊急醫療網 綠色通道連結精準後送聯新國際醫院成立「桃竹苗地區腦中風緊急醫療網絡」,盼從患者一上救護車期間能協助判斷中風型態,後送至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