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隔離要點避免親密接觸 愛愛也不行是因為這個

居家隔離要點避免親密接觸 愛愛也不行是因為這個

【NOW健康 王澍清/綜合報導】為了釐清民眾防疫觀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發布多支衛教影片。其中1支由防疫醫師詹珮君所拍攝的短片,解釋居家隔離和居家檢疫之間的不同之處,裡面提及「居家檢疫者不能外出,也不能有性行為」,後者引起不少討論。

 

目前防疫處置共分為自我健康管理、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等3階段,居家隔離對象為確診者的接觸者,風險最高。居家檢疫者,則以有中港澳旅遊史為主。但無論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必須遵循規定是一樣的。

 

1.留在住家或處所,不可外出,更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2.每天紀錄體溫及身體狀況。

3.家人和隔離者要勤洗手,不要觸摸眼、口、鼻。

4.最好有獨立房間,與家人避免1公尺以內的接觸。

5.避免同桌吃飯、擁抱、親吻、性行為等親密接觸。

6.有共用家具或衛浴設備,應每日以漂白水消毒3次。

 

目前全台約有2萬多人接受居家檢疫,不得隨意外出。防疫醫師詹珮君說,除了不能外出之外,居家檢疫者也不能與他人發生性行為,雖然新冠肺炎並不是透過體液傳染,但性行為屬於親密接觸,過程中可能藉由飛沫傳染

 

台大醫院感染科教授兼任小兒科主任黃立民表示,新冠肺炎病毒無法透過體液傳染,但兩人發生性行為時,少不了互動親密,又不可能戴上口罩,如果接吻,就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新冠病毒傳與生活起居親密接觸有關,首例死亡個案在春節前夕全家族聚餐,11個人共桌,目前確定已有5人染病。除此之外,台灣另有2例家庭群聚感染,均為夫妻之間傳染,這證明敬酒、講話、吃飯等近距離接觸,就可能染上病毒。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網路知名部落客486先生,2年前開始體力下滑,他以為是肝出問題,但沒有特別留意,直到今年10月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空腹血糖值竟高達187!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疲累的主因是自己罹患糖尿病,不但嚴重影響工作,也不敢出遠門,讓他感到相當困擾。486先生自述,他從小就保持早睡早起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年即將來臨,許多家長會幫小朋友添購新衣、新鞋,但您確定品質安全無害嗎?消基會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抽查市售19件童鞋,結果發現,7件品質不合格,恐影響人體健康,干擾內分泌機制,甚至增加罹患皮膚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疾病風險。消基會指出,6件不符合「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登革熱疫情持續發燒!疾病管制署公布上週(12月17日至12月23日)國內登革熱確診病例,總計共新增40例本土病例及2例境外移入病例。目前疫情主要仍集中在屏東縣,且病例數持續增加,該署因此呼籲民眾,即使時令入冬,也別忘了登革熱防治工作,尤其是高風險地區的民眾,更應加強清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楊先生出現掉髮已長達5年時間,頭髮越來越稀疏,同學都叫他阿伯,缺乏自信的他,一直交不到女朋友,家人非常煩惱,想要植髮的他,卻又擔心傳統植髮會不會有後遺症等問題,最近看網路資訊,發現台灣引進了植髮機器人可以植髮,於是他決定去接受植髮治療,詢問幾家植髮診所,得知並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